李克強訪德歐 突破「買賣關係」
李克強總理將於本月底正式訪問德國並舉行中德總理年度會晤,其後將赴布魯塞爾舉行第19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及訪問比利時。除例行的高層會晤外,李克強還將偕歐方領導人出席中歐工商峰會、創新合作對話、簽署中小企業合作協定和中歐「旅遊年」等一系列活動。
料商新合作機制
北京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際上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中歐同為世界兩支重要力量,亦為全面戰略伙伴,李克強此訪希望以中歐關係的穩定性,向外釋放共同維護多邊體系、反對保護主義、共同引導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包容互惠、公平合理方向發展的積極信號。有分析指出,德國一些政治精英把中國視為好的做買賣對象,多於真正認同中國作為戰略性伙伴。因此,如何超越簡單的買賣關係成為當前中德關係發展的關鍵。
據透露,此次李克強出訪德、歐,意在推動中德以及中歐在合作上邁入新階段。訪問期間,雙方將達成新的合作共識、開闢新的合作領域,建設新的合作機制。
中歐貿易 德國是「關鍵伙伴國」
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關係之一,多年來,歐盟始終是中國主要的外資來源地。同樣,近年來歐盟也逐漸成為中國資本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15年中國公司在歐盟投資達到創紀錄的200億歐元(1743億港元)。而中德關係和中歐關係相輔相成,德國是歐洲最強的經濟體,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伙伴。上海同濟大學去年發表的《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16)》指出,德國作為中國在歐盟內部的「關鍵伙伴國」是不可替代的,中德關係已經成為中歐關係發展的重要支撐。
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在李克強出訪德國和歐盟之前,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首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目前中德關係發展成熟,務實合作達到很高水平,李克強曾經表示,中德合作已成為中歐合作的龍頭,中國從德國學習借鑑到很多,也為德國經濟增長增添活力,「德國好了,歐盟好了,對中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