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畫班的教室在西溫一幢不大的海邊房子堙A抬頭看,海在眼前。向對岸望是蔥綠的史丹利公園。向左望,獅門橋沐浴在早晨的金色光線中。畫班的學生中有幾個已經跟陳瑞芬老師學中國畫十幾年了。她們說,這個畫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氣氛既輕鬆又充滿成果,儘管畫得可能不總是令自己滿意,但老師從不讓她們丟掉任何一張「失敗」的畫稿,甚至從紙簍媥艀^搓成一團的宣紙,告訴她們學中國畫,要日積月累地堅持畫下去,變化和功力就會悄悄顯現。
Barbara von Kleist是這個中國畫班奡X個「資深」學生之一,已經跟陳瑞芬(Nancy Ruen-Fen Chen,圓圖)老師學了13年畫,原來她住在西溫,後來她搬家了,仍然回來上繪畫課,從沒有落下過一期!陳老師說,你看Barbara的畫,已經可以看到運筆的勁道和老練,也看到對水墨和色彩在宣紙中的控制,你看Barbara畫的花,顯露出日復一日的不斷訓練的工筆畫基本功。
堅持畫下去就是勝利
畫班每星期五上午準時開課。學生們陸續到達,馬上教室堨R滿了「嘰嘰喳喳」清脆的中文夾雜在英文當中,連陳老師上課也都是中文英文雙語隨意切換呢。
學生似乎都有各自的固定座位。Barbara選擇背對落地窗,顯然她已經做好了事前功課,來了之後立刻鋪陳開來,不一會一朵牡丹花的花瓣已經清晰可辨。
突然之間,教室埵w靜下來,每個人變得嚴肅起來,恭敬地拿出自己的筆袋,依次排好,有的對茪W次的畫稿雙眉緊鎖,在思考今天如何繼續下去,從何處下筆;有的雖然想好,但好像還有些許猶豫不敢下筆,想和老師再討論一下;有的剛開始學的,想等老師來給畫個示範……
Barbara說,她的朋友看了她的畫都很驚歎。「就和練瑜伽一樣,寫畫也是要求心無旁騖,精力集中於筆端,讓畫顯示自信和能量。我最喜歡這個畫班的『藝術工作坊』氣氛,總是跟我的朋友們談起。通過學中國畫,是個不錯的瞭解中國文化的好機會,自然也學會了如何欣賞中國藝術。」。
陳瑞芬老師說,寫畫其實是一種把頭腦中的所思釋放到紙上的過程,非常有治癒性喔。「要相信自己的藝術創造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知道的潛力。一定要有一個堅持畫下去的態度!」畫班的學生對這一點最有體會——如果不是陳老師的巨大鼓勵與堅持,一點一點從基礎學起、還幫他們撿回扔掉的習作、幫他們分析和對比新舊兩幅畫的所長和所短,他們中又會有多少人會覺得「哎呀中國畫太難了!」、「哎呀我畫不好!」而中途放棄。
「不要放棄!寫畫不是做數學。藝術沒有對錯,取決於畫者和觀者,哪有畫錯一說呢。」,陳瑞芬老師說,所以她在學生中落得個「911繪畫老師」的美名。
毛筆在宣紙上畫出的雲
中國水墨畫的所謂「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難怪Barbara管中國畫簡稱為Brush Painting,此中國畫筆非西洋畫刷,從一開始,老師就告訴學生寫水墨畫,筆的重要性——可乾可濕、可描可點、可分叉……而且宣紙有「生宣」和「熟宣」之分,初學中國畫都是用「熟宣」,因為「生宣」會潤墨,很難控制。
陳瑞芬老師移民加拿大40多年了,舉辦過多次畫展。她的畫,技法是中國傳統的,題材總是有加拿大西岸風情。她的很多中國畫已經是融合了西洋畫技法的「現代中國畫」,就像是經過「改良」的中國菜叫做fusion cuisine一樣,很多看過Nancy畫展的加拿大西人,在水墨寫意畫中,看到了他們熟悉的西洋畫技法的痕[,從那媔}始找到欣賞中國藝術的一點入門之道,愈看愈覺得玄妙,那山,那海,那花,那雲……那是另一種歷史更悠久、文化更綿長的「印象畫派」和「抽象畫派」——「熟宣」之上潑墨、重彩,一片顏色的「混沌」之中看到山水,你看到嗎?再用白色用工筆畫的技巧勾勒,但顯然這不是一幅工筆畫。
中國傳統山水畫由寫意筆墨進而到寫意精神,正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和美學核心所在。
「中國畫的意境是更加微妙的(more subtle),就像我們的水墨畫有『留白』。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藝術,瞭解產生這種藝術的文化淵源。」。
陳瑞芬老師說,傳統的技法僂穭坐W才可以談得到如何創新,才能進入到一個創作的自由王國。所以和陳老師學畫,要花不少時間訓練基礎技法。想跑要先學走路,想恣意揮灑地「飛」,要先一筆一筆過基礎技法關。「一切皆在技法的掌控,想要畫出朦朧仙境般的雲,一天一天堅持畫下去!」
文/圖:盛滔滔 部分圖片:陳瑞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