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經典:才女張愛玲 童年經歷影響創作
【明報專訊】■張愛玲(1920-1995,原名張煐)
出生地:上海
職業:作家、電影編劇,曾任職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生於1920年代的張愛玲總予人一種前衛的感覺。原來,這與她的成長經歷有莫大關係。
張愛玲出生於沒落的貴族家庭,其父親張志沂(清末名臣張佩綸之子)是思想守舊的少爺,倚靠遺產度日,且沉迷吸食鴉片;母親是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黃素瓊,受西方文化薰陶,思想較前衛,即使子女年幼,黃素瓊仍決心遠赴英國留學。數年後,張志沂與黃素瓊離婚,張愛玲與繼母不和,更曾因此被父親軟禁和毒打。她離家投靠母親,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她變得獨立和勇於反抗。複雜破碎的家庭背景對張愛玲影響尤深,其作品常影射自己的痛苦經歷,並刻劃出舊式家庭和封建父權的陰暗。
曾遭父軟禁 作品刻劃封建社會的陰暗
張愛玲的童年看似不快樂,但無礙她的寫作才華,她童年時已寫下第一部小說,中學時亦經常在校刊投稿。張愛玲先後考上英國倫敦大學及香港大學文學院,但都因戰爭爆發被迫放棄學業,其後全心投入創作,開始在文壇嶄露頭角。她筆下的主人翁多為受封建社會壓迫的悲劇女性,如《傾城之戀》中因婚姻失敗而被家族唾棄的白流蘇;《金鎖記》裏為錢被迫嫁給殘疾少爺的曹七巧;《半生緣》中因姐姐要借腹生子,被陷害,最終亦嫁給姐夫的顧曼楨等。
張愛玲的作品常被改編成電影或舞台劇,如導演許鞍華曾將《傾城之戀》及《半生緣》改編成電影;香港話劇團亦曾將《傾城之戀》改編,邀來蘇玉華、梁家輝演出舞台劇《新傾城之戀》。
■小遊戲
張愛玲的作品寫下了許多扣人心弦的句子,你能猜到以下段落是節錄自哪部作品嗎?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答案見另文)
提示:
.故事發生在上海及香港
.內容講述來自上海、失婚的白流蘇與單身漢范柳原之間的愛情
.小說曾被改編成電影及舞台劇
A. 《半生緣》
B. 《傾城之戀》
C. 《紅玫瑰與白玫瑰》
D. 《金鎖記》
■想一想
在你的故事裏,主人翁的形象會是怎樣?
■好品德
勇破框架 追求獨立
生長在男女不平等的時代,張愛玲沒有對父權思想屈服,反而勇敢地突破傳統的框架,無論是她自己的人生抑或她的作品,都能看到她對女性獨立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