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珊瑚普查員 塔門潛水嘆垃圾超預期
【明報專訊】海底世界神秘而美麗,「80後」麥艷玲(Maggie)2012年起協助漁護署做珊瑚礁普查,盼為保育珊瑚出一分力。潛入本港海洋,她發現魚網、汽水罐等垃圾,數年前到塔門潛水時,覺得那裏的垃圾較多,相信是因為較多遊人到訪,亦可能與水流有關,呼籲大家勿丟垃圾到海洋。
本身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科學主任的Maggie,自小愛觀看不同生物,大學時在城大修讀環境科學與管理,2011年攻讀博士時,更前往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做研究。她當時不懂潛水,只能在船上等待同伴捉魚,回港後決心學潛水,親身窺探海底世界。
出海潛水 船上勿用沐浴露洗澡
「開心呀!每次(在水底)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Maggie潛入本港水域,小丑魚、蝴蝶魚在身邊游過,橋嘴的海底亦有不少珊瑚。本身專注海洋污染研究的她,自覺有責任保育本港珊瑚,2012年起協助漁護署做珊瑚礁普查收集數據,在海中點算指定魚類、無脊椎生物數目,及紀錄珊瑚情况,負責範圍涉及荔枝窩及橋嘴。
在港潛水,她不時見到汽水罐、玻璃瓶、魚網等垃圾,數年前到塔門時,她發現海底垃圾較多,令她感到「少少驚訝」,估計可能因為該處遊人較多,亦可能與水流有關,暫難下定論。她稱垃圾有時可供生物棲身,但多垃圾始終是「多餘」,數量太多亦會污染海洋,盼市民勿丟垃圾,又提醒市民出海潛水,在船上應避免將紙巾丟進廁所,亦不要使用沐浴露洗澡,只用清水,因這些物品會直入大海造成污染。
本港生物繁多,她所屬的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擬申請資金培訓大專生做普查,讓他們認識本港生物多樣性,再向中小學生推廣。
漁護署:4月招普查潛水隊員
漁護署表示,今年珊瑚礁普查將於4月開始招募義務普查隊伍,料招募66支潛水隊,每隊由8至12名持有效潛水牌照的潛水員組成。另外,署方已委託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做為期18個月的石珊瑚修復研究,包括修復和強化受侵蝕或已崩塌的扁腦珊瑚。
明報記者 邱雅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