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小四S班趁假日設計了「香港一日遊」行程,想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他們從早玩到晚,玩樂之餘更發現遊玩地區的命名典故呢!
■大嶼山:古代「奴隸」之地
小四S班早上到大嶼山坐纜車和參觀天壇大佛。大嶼山位於香港最西面,古名「大奚山」。對於大嶼山為何古稱「大奚山」,歷來說法不一。根據《宋史》、《輿地紀勝》記載,南宋時的大嶼山是非法製鹽工場。當時朝廷明令打擊非法製鹽,島民憤而反抗,最終全被殺光!有說正因如此,朝廷以表示奴隸之意的「奚」字指稱該地,表示看不起當地島民。
◆遊戲一
島民要建造屏障阻擋官兵!你能用8根木材,興建一個內含1個正方形和4個三角形的正方形屏障嗎?(圖一)
◆知多點
春秋時期,齊國已實施「食鹽專賣制度」,由政府壟斷食鹽買賣,以增加國庫收入。到了唐宋時期,更設有專門管鹽的鹽鐵使,而由政府渠道銷售的鹽就稱為「官鹽」。由於賣鹽的利潤豐厚,不少鹽戶非法生產「私鹽」,令官鹽銷情大減,朝廷因而大力打擊「私鹽」。
■屯門:屯兵之門
吃過午飯,小四S班來到屯門公園遊玩,園內有人工瀑布、人工湖、爬蟲館等,很漂亮啊!古時屯門是海防軍事重地,早在《新唐書》已有屯門的記載。唐朝時中國的海外貿易發展迅速,來往廣州貿易的商船都會先經屯門,於是唐朝政府在屯門設置軍鎮,保護海上貿易。「屯門」一詞意指屯兵之門,是古代守護貿易港口的大門呢!
◆知多點
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在贈別詩《贈別元十八協律》之六中寫道:「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濤沒」,描述屯門波濤洶湧的景況。屯門青山石崖上刻有「高山第一」四字,題字者的說法不一,相傳是韓愈所題。
◆遊戲二
(圖二)有10個士兵,你能移動其中3個,讓士兵排成5條直線,使每條線有士兵4人嗎?
■西貢:西方來貢
西貢因近海而以吃海鮮聞名,小四S班一行人也慕名前往品嚐。原來西貢的命名與它近海有關!明代記述廣東省的專書《粵大記》提到「西貢」一詞,自鄭和下西洋後,不少國家經海路到中國朝貢或貿易,北上大陸之前多停泊在今天新界東部一個漁港,因此命名「西貢」,表示「從西方來進貢」的意思。事實上,西貢是位於香港最東面的呢!
◆遊戲三
每艘船都以數字編號標示其停泊位置。假設船塢(圖三)停泊了8艘船,其中一艘的編號不明。你能從數字排列的規律,推測該船的編號嗎?
(答案見另文)
◆中華概念
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指歐亞(包括中國)貿易的海上通道。《漢書.地理志》記載,漢代時中印海路已經開通,中國更與羅馬等國家進行貿易。唐初時,廣州更是古代的海上貿易中心。時至今日,香港亦是世界知名的轉口港,更是內地與海外國家、「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貿易中心。
◆想一想
你認識自己居住的地區嗎?試從書本、互聯網查找居住地區的歷史,並與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