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天災 人禍 之後……
【明報專訊】■風災:海地
颶風「馬修」(Matthew)10月初登陸海地,造成近千人死亡,逾140萬人急需人道援助,其中為防止大規模疫症爆發,世衛組織宣佈額外運送100萬劑疫苗往海地應急。約百名災民不滿救援進展緩慢,向兩輛運送救援物資的聯合國車隊投擲石塊,並掠奪物資。聯合國維和部隊及海地軍警發射催淚彈,將搶掠的民眾驅散。其他地區亦有災民設路障搶掠來往貨車的報告。
——節錄自〈海地災區騷亂 襲聯國救援隊〉,《明報》,2016.10.17
■戰爭:敘利亞
歐盟外長譴責俄羅斯和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政府軍空襲敘利亞城鎮阿勒頗的行為屬濫炸,指他們故意針對醫院、醫務人員、學校和必要基礎設施,以及使用集束炸彈和化學武器,令衝突災難式升級,可構成戰爭罪。同日莫斯科發聲明表示俄軍和敘政府軍將在阿勒頗暫時停止空襲及攻擊8小時,聲明稱:「引入『人道停火』,主要是為了平民的自由通道、疏散傷病者和戰士撤退」,停火將由10月20日上午8時至同日下午4時在阿勒頗實行。
(最終停火時間延長至3天)
——節錄自〈俄允阿勒頗人道停火8小時〉,《明報》,2016.10.18
■考考你
(1) 分別在兩則新聞中圈出促使聯合國運送救援物資、俄軍及政府軍停火聲明的關鍵詞。
(2) 從新聞推論,你認為這個關鍵詞包含了什麼意思?
A. 保護生命 B. 維護生命尊嚴 C. 減輕痛苦 D. 為有需要的人帶來希望 E. 以上皆是
(3) 兩則新聞中提及的「人道」行為有什麼分別?並點出是你認同及不認同之處,並說明原因。
(4) 承上題,試和同學統計結果,有哪些行為獲大多數認同或不認同?有什麼原因?
■人道是什麼?
人道,即是關心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狀態,重視人類價值的表現,因此看見有人處於生命受威脅(人道危機)的情況,有些人或國際組織會基於人道精神,透過不同方式向正處於苦難的國家人民表示關懷,例如派發救援物資、救助受傷的人等,目的是拯救及保護生命。而在戰爭中,人們也設立了「國際人道法」,盡可能保護無辜者生命。
■基本概念
國際人道法
戰爭、災難往往波及無辜。《國際人道法》是指在戰爭或武裝衝突中,透過限制使用戰鬥手段等方式,保護沒有參與、或退出戰鬥的人,包括醫護人員、平民、受傷士兵、記者、戰俘、宗教人士及人道工作者等等。另外,醫院及救護車、文化及宗教場所、水壩及核子設施也是受《國際人道法》保護的設備。根據此法,軍隊不應在戰爭中攻擊上述人及物。
■知多點
救援疲勞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UNISDR)13日發表報告稱,過去20年,各種災禍已造成近23萬海地人死亡。UNISDR主席格拉瑟稱,海地一再遭受大型天災導致重大傷亡是「誇張且不能接受」。他強調,只要做好預防,傷亡原可避免。
各國對海地天災的反應日漸冷淡。聯合國10月初為海地風災發起緊急籌款,募集1.2億美元以應付災民未來3個月基本生活需要,迄今僅籌得目標金額12%。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承認,在環球經濟欠佳下,部分國家出現「救援疲勞」。
有論者批評,各國捐款缺乏協調,只有小部分造福災民,其餘浪費於行政費用,例如高薪聘用海外救援人員。同時,國際組織的工作人員不時取代當地官員的決策角色,弱化當地政府功能,甚至衍生依賴外援文化,海地愈來愈難自立,當地貧窮與政治問題仍將長期拖累國家發展。
——節錄自〈多災海地慣依賴各國「救援疲勞」〉,明報,2016.10.17
■考考你
各國對海地出現「救援疲勞」,包括以下哪些原因?
.海地常有天災,頻繁救助令各界難以負荷
.環球經濟欠佳
.當地政府過分依賴外援
.捐款缺乏協調,難以將所有款項直接用於幫助災民,捐款者失信心
■想一想
1. 為什麼海地天災及傷亡不斷?試從地理位置、經濟、文化等方面分析。
2. 你認為人需要有人道精神嗎?為什麼?
3. 出現救援疲勞是否代表人類沒有人道精神?為什麼?
■關鍵詞
停火 ceasefire
人道 humanitarian
緊急 emergency
颶風 hurricane
(答案見另文)
文:大海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