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不流通病菌倡狂
科學中醫防治空調病

[2016.08.22] 發表

夏季持續的高溫使得防暑降溫成為頭等大事,單位和家裡的空調都是長時間運作,但是得到涼爽的同事,「空調病」也隨之而來。下面介紹空調病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在開空調時,為了防止冷氣流失,一般都會將門窗關得很嚴實,但是恒溫狀態很適應塵蟎的繁殖,空氣不流通又會促使室內灰塵,塵蟎的濃度升高,容易引起諸多過敏性反應。若是有人在空調房裡抽煙或殘留了裝修材料的有害物質,還可能使人頭昏腦漲、胸悶難受。

此外,空調使用前若沒有進行清洗,潛伏已久的細菌會直接飄散到空氣中,體質微弱的人群很容易中招染病。

夏季使用空調之前要進行專業的清洗和保養,開空調前先開窗通風10分鐘,使新鮮空氣進入室內。開空調時間不要過長,要經常開窗換氣。另外,每隔一兩個小時最好離開空調房間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喝些開水。

夏季空調病典型的症狀

空調病的主要症狀因各人的適應能力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表現為畏冷不適、疲乏無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頭痛、腰痛,嚴重的還可引起口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組織血管神經機能發生紊亂,使位於莖乳孔部的小動脈痙攣,引起面部神經原發性缺血,繼之靜脈充血、水腫,水腫又壓迫面神經,患側口角歪斜。

病因治療

在空調頻繁開放的季節,應該經常開窗換氣,最好兩小時換一次。據防疫部門測定,開窗10分鐘,就能把一間80平方米房間的空氣換一遍。吸煙者應自覺做到不在空調的室內吸煙。工間若遇小憩,請務必去室外活動片刻。凡在空調室內裝有影印機、印表機等設備,專門從事這類職業的人們,工作時應打開窗戶或加裝排風扇,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在炎熱的夏季,千萬不要長時間呆在開著空調的房間內,可利用早晚氣溫相對較低的時候進行一些戶外活動。

藥物治療

一旦罹患上空調病,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水或藿香祛暑膠囊治療,還可以選用最近新研製出的伊洛可益金解毒片或金宏聲複方瓜子金顆粒治療。另外,還可以喝一些綠豆湯、西瓜翠衣湯進行食療。

食療空調病

用鮮荷葉100克、藿香30克(幹品,鮮藿香則用嫩莖葉50克),加水800毫升,煮沸後,小火再熬20分鐘,濾去渣,取藥液約500毫升;用此藥液與苡仁100克煮成稀粥。早晚各吃1劑。

-----------------

手指按摩五法

輕鬆按揉能治病養生

人們在重視足療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按揉手指也能治病養生,而且隨時隨地都能進行。比如開會時,打字累了休息的時候,飯店裡等菜上桌時... 都是手指健身的時間。

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溝通,大約有99個穴位,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情況。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拇指對應肺部經絡;食指對應大腸經絡,能反映胃、腸和消化器官的狀況;中指對應心包經絡,反映五官、肝臟的狀況;無名指對應三焦經絡,反映肺和呼吸系統的狀況;小指對應心、小腸經絡,反映腎臟、循環系統的狀況。

手指按摩

1.雙手十指交叉,互相用力活動手腕1—2分鐘,並在夾緊指間的情況下,用力拔伸,反復進行10—20次。

2.用右手拇指、食指分別捏住左手每一手指,撚動指間關節並搖轉之,然後以左手拇、食指分別捏住右手手指,撚動指間關節並搖轉,如此交替輪換重複3—5遍。

3.緊握拳頭,然後把手指一個一個地伸開,儘量向後伸,使手指變為扇形。

4.用一隻手用力拉另一隻手的每一個手指,兩手相互交替地拉。

5.模仿彈鋼琴的動作或打字的動作,手腕放鬆,五指鬆開,上下甩動。

----------------

旅遊在外輕鬆對付「運動病」

睡眠要充足 飲食清淡

在旅遊過程中,有些人整天在驚濤駭浪中顛簸也怡然自得,有些人卻平地乘車也會引起不適,出現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四肢發冷、噁心嘔吐等暈船、暈車現象,醫學上稱之為「運動病」。

從生理學角度分析,人的內耳有一個調節人體位置平衡的前庭器官,它通過神經系統隨時調整人體的姿勢,使之保持平衡。一旦交通工具的顛簸超過了人體平衡器官的適應能力,就會出現暈車、暈船症狀。此外,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動盪,使胃腸器官發生的暫時性變位、血液流動的變化以及柴油、汽油對嗅覺器官的刺激等,均能通過神經反射誘發暈車、暈船。過飽、疲勞、悶熱、空氣污濁、情緒緊張、神經衰弱、身體虛弱、血糖下降以及注視景物等也可促使症狀發生或加重。

「運動病」是平衡器官功能一時的不適應,不是一種生理缺陷,絕大多數人是可以矯治的。最好的矯治辦法是經常進行旅行鍛煉,以提高平衡器官和神經系統對不規則運動的適應能力。此外,經常參加有助於調節人體位置平衡的體育鍛煉,如原地深蹲起、前後滾翻、蕩秋千、登軟梯、打球、游泳等,也可以提高平衡器官對不規則體位改變的適應能力。有「運動病」的人在旅行時只要做好以下防護措施,就能預防症狀的發生或減輕症狀。

1.旅遊日程的安排不宜過緊。旅遊時應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不要過分激動或緊張,以免誘發「運動病」。

2.旅途中的飲食起居要講究衛生和科學。睡眠要充足,飲食清淡,避免過量飲酒等。

3.乘坐交通工具時要盡可能選擇晃動小的座位就坐。盡可能將頭部固定,眼睛看遠處不動的目標,少看窗外迅速移動的景物,也可以閉目養神,保持鎮靜。

4.保持交通工具內的清潔衛生。不要抽煙,不要隨地吐痰,及時通風換氣,減少汽油和腥臭等氣味對嗅覺的刺激。

5.注意調整姿勢和呼吸。乘船時可採取水準臥位。乘車時最好面向交通工具前進的方向,急轉彎時,身體儘量向轉彎的一側傾斜。乘飛機遇機身急劇下降時,應深吸一口氣並用力屏氣,直到飛機上升或飛機平穩為止。乘坐交通工具時可束上較寬的腰帶,使內臟活動範圍減小,以減小對內耳前庭器官的刺激。

6.在車、船上口含生薑一片,不嚼不咽,然後吐掉。生薑含有「生薑酮」和「生薑辛味油」,屬健胃驅風藥,可治感冒、鎮嘔吐、止咳嗽。暈車嚴重者抿一小口生薑汁能使症狀減輕或消失。此外,口含一顆話梅,或在前額、太陽穴上塗少許清涼油,或在肚臍上貼一張傷濕止痛膏,均能有效地防止或減輕「運動病」。

7.防治「運動病」的常用口服藥有乘暈甯、撲爾敏、阿托品、魯米娜、苯海拉明等,也可選用人丹、玉樞丹、胃複安,一般均應在乘車前30分鐘口服。如仍出現「運動病」症狀,可重複用藥。還可配合指壓療法,即用拇指尖使勁掐壓手腕橫紋上三指處的「內關」穴。

更多 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