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中比併 創意角力
德軍3、4後衛牽動皮耶奧斯爾
猶記得半年前,韋斯咸領隊比歷說「我把皮耶評價為跟奧斯爾同級」;半年後的今日,可能很多人已倒過來把奧斯爾拿來跟皮耶攀比。這種比較,背後含義並非既生瑜何生亮之無奈,而是一個benchmark的認證,同屬當下最強攻中的肯定。今日分別領銜法德兩雄在歐國盃4強交鋒,固為二人之間的巔峰比併,卻也講求敵我戰術陣式的助力。法國Vs德國 TSN 今日11:45直播
比歷上述那番話在今年元旦講出,當時奧斯爾已貢獻16個英超助攻,朝着破紀錄進發(雖然最終下半場大跌watt埋唔到尾),皮耶則只是剛重拾第二春的nobody(至少在迪甘斯心目中是這樣)。關於皮耶的崛起,柏高曾約略提及,全賴比歷給予充分的信任和場上自由,然後,一切就像宇宙創造或雞與雞蛋,原始起點無從知曉,總之一開始便停不下來。事實上,單從今屆法國隊少少哋5場波,也看到皮耶對自由的需求。揭幕戰先是左翼後是浮動10號,一樣掂;次仗一開始已移中,諗住食過翻尋味,卻因迪甘斯改了策略,上半場實際擔任呆板的10號,毫無發揮空間。
皮耶需自由 呆板10號阻發揮
老實說,柏高到今時今日依然摸不透這支法軍的真正潛能,原因是摸不透迪甘斯的功力。他似乎永恆地賽前估錯對手部署,待半場換陣換人才忽然變了另一隊波;唯一例外是8強大炒冰島,但恐怕也全因尼高路簡迪停賽,被迫棄用正宗防中,始能誤打誤撞。不過有一點值得讚賞是迪甘斯終於醒覺,將基沙文搬入中路任9號半。此關鍵一着不僅有助中前場6人的整體進攻配合,亦為今仗德國應當如何排陣帶來博奕難題,繼而亦反過來影響着皮耶以至奧斯爾的演出。
法國過去1場半的陣式無異於雙箭頭,換言之,德軍在8強為針對意大利雙鋒而突變3中堅的理論依然適用。問題乃變陣嚴重削弱進攻威力,賽後遭不少日耳曼名宿炮轟,因此路維有可能回歸固有的4-2-3-1。若然皮耶由左路切入中央的基本移動路線,可望於敵方中後二線之間找到足夠空位,尤其德軍有基迪拉養傷,看來只餘無甚機會擔正的小將祖利安韋高可追上皮耶的快腳。
左路切入中央可望尋得空間
然而迪甘斯是否真的續用無防中+偽雙鋒?名宿李沙拉素說出了柏高的心底話:「法國入4強是最低消費,因為分組賽對手簡單,淘汰賽亦毫無障礙,直至此刻,他們都容許錯誤地處理錯誤。可是4強乃另一回事,一次失誤足以出局。我們一直進步,惟某些範疇,例如中場防守的平衡,才是擊敗強隊的決勝因素。」以迪甘斯球員時代防中出身,不難想像他會復用簡迪,特別是對手擁有奧斯爾這個頂級攻中,絕對容不下在後衛身前讓對方得到任何空間。以柏高識條鐵的紙上談兵折衷方法,是直接以簡迪取代馬度迪,或進攻時推前保羅普巴做右翼。不過,足球比賽千變萬化,迪甘斯又咁難捉摸,愈估唔到才愈有趣,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