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住泥屋 赤貧噩夢仍縈繞
【明報專訊】林正財原任職兒科專科,其後轉至安老服務範疇10多年。林表示,不論行醫或安老政策倡議,均因自身經歷而較看重「尊嚴」,又批評社會對「窮人奮鬥」過度浪漫化。
林正財父母1950年代偷渡來港,於錦田山邊自行以禾稈草及田邊淤泥搭建泥屋。家中6兄弟姊妹全在港出生,常因水浸要走難至教堂。排行第三的林小時候常因米缸無米,將校內得來的營養餐帶回家與家人享用。
批社會浪漫化窮人奮鬥
林回想,當年因成績優異可「出城」到九龍讀書,方知自己「赤貧得被世界拋離」,不敢公開身世,獨個自卑,更曾起自殺念頭,慨嘆「貧窮折磨人的威力巨大」。人到中年的他,至今仍會發噩夢,夢見自己到何文田山同學家的回憶,「我除了校褲外無長褲,人家是警官兒子,我就褲都無多條,好驚好焦慮」,直至高中受到宗教啟發才想通。
林正財指社會一是盲目追捧「窮人自強」,一是強調「幫窮人」而不顧他人尊嚴。他憶述,小時候常到鄰屋婆婆處執拾花園中的小石,「拾完有錢收好開心,後來想為何總是拾不完?會否是婆婆刻意放,顧及我的尊嚴下幫我?」
倡政策傾斜有需要人士
林正財說,因個人經歷,矢言不做「不吃人間煙火的醫生」,安老服務亦如是,往後會向政府提倡政策應向有需要人士傾斜,當局須檢討相關需求,評估能否真正反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