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註冊修例 抽走爭議條文 曾鈺成高永文稱不可
【明報專訊】醫學界與政府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爭議不斷,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建議先擱置條例中較具爭議的兩項條文,即沒有相應增加業界委員及審裁顧問屬委任,讓草案其他部分先通過;草案周三再在立法會審議,梁說要「看情况」屆時會是否再提點人數。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則表明,法案已進入二讀,不能抽起部分條文。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亦稱機制上及技術上修改或撤回都有難度,強調仍會把草案排第一審議。
海外醫生合約延長 梁家騮憂降門檻
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討論有關條例,出席者之一的梁家騮質疑,當局近日解釋法例時曾稱現有的有限度註冊的外地醫生都不是內地醫生,「如果不是(內地),那麼從哪來?」他說政府草案建議有限度註冊醫生合約期由1年增至3年,但現有機制20多年來行之有效,每年審批必定比隔3年審批嚴謹,擔心改制後會降低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現時急症、婦產科、麻醉及病理科較少醫科生願意入行,若靠引入海外醫生,日後只會造成依賴,新人更難入行。
醫療規劃處長:引入海外醫生要另修例
同場的醫療規劃及發展統籌處長孫玉菡則解釋,在醫管局工作的有限度註冊醫生全是於英、美、澳、加等地的醫學院畢業,聘用時最重要是考慮醫生質素,他重申即使日後引入海外醫生也要另外修例,難降低門檻。曾因長子夭折而向醫委會投訴的藝人張崇德則稱,即使香港醫生也有水平不好者,「從不覺得要用國籍來分(醫生質素),而是要用醫術來分」。
此外,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在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上稱,只有某專科醫生短缺才會申請引入有限度註冊醫生,且醫生須有本地專科資格及本地執業資格才能晉升,有限度註冊醫生不在此列,業界不用擔心減少晉升機會。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副主席葉永堂認為,醫療體制加入病人代表是世界主流,不認為病人組織會受政府操控,如此說法是「看低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