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最深隧道瑞士開幕
57公里長 歐洲團結象徵 「帶動成長」
當歐洲各國紛爭不斷且蘊釀重建邊境關卡之際,貫通歐洲歷史交通要塞阿爾卑斯山脈的「聖哥達隧道」今天將舉行開幕禮,除了東道主瑞士外,鄰國德國、法國及意大利領袖都會出席。這條工期17年,全球最長、最深的鐵路隧道,預計於聖誕節前全面通車,由蘇黎世往米蘭行程可縮減近1小時。歐洲官員都寄望這隧道能促進歐洲聯繫及經濟發展。
聖哥達隧道聖誕前通車
耗資約達120億瑞士法郎(約157億加元)的聖哥達隧道(Gotthard Base Tunnel)被譽為瑞士的「國家驕傲」,它突破了阿爾卑斯山脈障礙,北起埃斯特費爾德(Erstfeld)南至博迪奧(Bodio),在最高約3000米的山巒裏鑿出57公里通道,壓倒53.9公里的日本青函隧道,成為全球最長的鐵路隧道,亦為世界上「最深」的隧道(見圖表)。
聖哥達隧道海拔最高僅550米,摒除了一般山道多彎陡斜等弊病,列車可以最高時速250公里行駛。倘由蘇黎世出發前往意大利米蘭,行程將由3小時40分鐘,減至兩小時50分鐘。
蘇黎世往米蘭行程縮1小時
瑞士機械工程師格魯納(Eduard Gruner)早在1947年大膽構想聖哥達山隧道,只是工程昂貴凶險而被束諸高閣。瑞士聯邦政府於1963年成立委員會研究,但直至1998年11月公投通過最終方案及相關集資計劃(包括徵收道路使用稅)才拍板開始動工。隧道有兩條各容一列火車通行的管道,兩管道之間設有176條通道連接。
當局將展開一系列3000項駕駛測試,預計今年12月聖誕節前正式通車,屆時1882年使用至今的15公里聖哥達山隧道將功成身退,使每天穿越聖哥達山的貨運列車將由現時最多180班增至大概260班,日均鐵道客流量也將由目前的9000人次逐步增至2020年的1.5萬人次。
促進旅遊 減陸空交通污染
主管運輸的歐盟執行委員布爾茨(Violeta Bulc)上周一形容,新的聖哥達隧道是「上天賜予歐洲之物」,結合現有網絡,將是「把亞得里亞沿岸港口與鹿特丹(Rotterdam)和安特衛普( Antwerp)連結起來的重要管道」。他希望隧道能使南北交通更順暢 ,遏止空氣污染,「也將成為歐洲成長的動力」。瑞信發表報告評估聖哥達隧道可能的經濟效益,也認為能帶動便捷物流,促進一日遊,令鄰近地區的物業價格上升。
除了對歐洲的經濟效益外,有瑞士歷史學家指出,當歐洲陷入紛爭不斷的今天,隧道是歐洲團結和合作的有力象徵。歷史學家埃爾薩瑟(Kilian Elsasser)向《華爾街日報》稱,德國1871年統一後,被列強包圍的瑞士需要重新定位,漸變成歐洲中轉站。舊聖哥達隧道19世紀開幕時並未吸引歐洲其他國家顯貴,但今天的開幕禮卻有德國總理默克爾、意大利總理倫齊等人出席。他說﹕「對歐洲各國來說,現在有這麼一個正面的時刻大概不錯。」
(法新社/德國之聲/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