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碼:霸權(hegemony)
【明報專訊】Hegemony一詞起源於希臘文和拉丁文,本義指一個國家領導人/統治者,今用以表示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關係,有控制、壟斷權力的涵義,也解作支配、統治、具領導權等。
■全球化
經濟霸權×Google被控壟斷
歐盟委員會經約1年調查,初步結果發現Google在互聯網搜索服務、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式商店三大市場方面,在歐洲的佔有率超過90%。2016年4月,歐盟委員會正式起訴Google用Android系統壟斷市場,包括在歐盟市場強制要求採用系統的手機製造商,偏向使用Google服務和應用程式,破壞區域市場公平競爭規則,因而違反歐盟的反壟斷法。
Google回應稱手機服務商是自願選擇免費的Android系統,並非通過該系統的授權獲利。
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
文化霸權也稱文化領導權,是意大利政治學家、新馬克思主義學者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提出的哲學和社會學理論。
簡單說即要維持一個權力系統不單需要政治和軍事等硬實力的控制,更需要配合文化上的霸權─當權者透過操縱教育、大眾媒體等手段,控制輿論,並潛移默化影響人民的思想、價值觀和信仰等,令人民接受對統治者有利的文化、政經制度。
國家霸權×中美博弈
霸權主義(hegemonism)字面原意是一個國家因為具有資源優勢,在某範疇(如政治、經濟、軍事或文化)居於主導的「霸權」地位。
例如美國是世界金融的霸權國家,美元為世界重要的儲備貨幣,世界知名的評級機構及銀行均屬美資,所以當美國出現任何金融制度大震盪,如金融海嘯,就會波及世界各國。美國同時是軍事、科技、經濟、外交、文化超級強國,有足夠力量在全球威懾/阻止/牽制對其構成潛在挑戰的行動。
2015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儀式上宣布裁軍30萬,並表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永不稱霸、不擴張、不把自己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撰文稱裁軍乃「大智慧的表現」,「隨茪什穈磥O增長,在國際舞台上角色愈來愈重要,西方傳媒近年開始渲染『中國威脅論』,咬定中國『霸權主義』,這個論調也成為某些國家擴張軍力的藉口」。
國力愈強 國際話語權愈大
國家的綜合國力愈強,其國際話語權、在國際事務上的影響力愈大。近年中國的部分舉動被視為挑戰美國霸權,例如牽頭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被解讀為抗衡由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霸權。
■今日香港
◆霸權×壟斷
壟斷(monopoly)意指某供應商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找不到代替品,而能佔有整個市場,因此可決定該產品的價格,一般假設會選擇獲利最大的價格。
◆《競爭條例》×反壟斷
如果某供應商寡頭壟斷市場,消費者的選擇減少,變相任由宰割。為打擊這情G,《競爭條例》2015年12月14日正式生效,清楚列出4類嚴重反競爭行為:合謀定價、編配市場(瓜分市場)、限制產量及圍標,旨在打擊反競爭行為,保障市民權益。
◆香港各範疇的霸權
免費電視一台獨大 節目質素被批
本港免費電視由於多年來缺乏競爭,市場一向由無邦q視(TVB,圖)壟斷,TVB節目質素為人詬病,包括電視劇情千篇一律、粗製濫造;新聞被斥減低或淡化政府/政治敏感內容,被嘲為「CCTVB」等。
社會普遍認為引入新電視台增加競爭,能提升廣播質素。亞洲電視2016年4月1日晚停播,而新電視台ViuTV於4月6日啟播,但能否打破無並b斷的局面,仍待觀察。ViuTV總經理魯庭暉認為,最重要是觀眾「有得揀」。TVB集團行政總裁李寶安分析,亞視以往「正常運作」時有約6點收視,對無釆v響實不大,但亞視「不正常時」收視接近零,反映觀眾已流失。如ViuTV真有5至6點收視,要看觀眾從何而來,或多或少都影響到無芋C
地產霸權 催生貧富懸殊
「地產霸權」一詞源於地產巨頭的前私人助理潘慧嫻2010年出版的《地產霸權》一書,指大地產商壟斷樓宇供應,影響力更延伸到零售服務業及公用事業(如能源/電力、運輸、貨櫃碼頭、超市),變相控制香港發展,造成貧富懸殊、資源分配不公等社會問題。此詞也被用以討論官商勾結、地產壟斷等問題,以及評論香港的經濟結構。
領展壟斷街市 逼走小商戶
目前領展(前稱領匯)旗下屋h商場的數量,佔公共街市設施約四成,形成壟斷屋h街市的現象。近年領展翻新多個旗下公屋商場和街市,但有批評指領展借翻新加租,逼走小商戶。有商戶投訴街市無客兼租金貴,而部分街市管理公司讓自己旗下的肉檔進駐,有壟斷生意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