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四成人不願與醫生「談心」
【明報專訊】衛生署3月以網上問卷訪問1139人,發現近四成人不願與醫生談及心理、情緒等問題,分別約有七成人認為醫生診症時間短促及與醫生不熟稔,會阻礙與醫生分享上述問題,而有家庭醫生的病人則較願意與醫生分享。
58%受訪者沒固定家庭醫生
衛生署基層醫療統籌處處長王曼霞表示,家庭醫生熟識病人,有助診症。對於病人不滿醫生診治質素有礙與醫生傾談,王表示本港設有家庭醫學院訓練醫生,教導醫生如何在心理及生理上照顧病人,但不是很多醫生接受此訓練,醫學界未來會「繼續努力」。
各七成稱因不熟稔診症時間短
衛生署3月以問卷訪問的1139人中,58.2%受訪者沒有固定的家庭醫生,當中近一半人不願意與醫生談及心理及情緒問題。至於有家庭醫生的受訪者中,當中29%亦不願與醫生談上述問題。至於有何阻礙因素,整體而言70.2%受訪者認為是與醫生不熟稔,另有69.2%認為是診症時間短。
家庭醫生聆聽購物狂「救命」
60歲的趙女士12年來向同一家庭醫生求診。她憶述,約10年前因工作壓力不斷購物,成為「購物狂」,結果累積10萬元卡數。她決定向家庭醫生傾訴,更接受該醫生建議,將兩張信用卡交給他保管,以助停止購物,半年後更取消信用卡。她笑言該醫生是她的「救命醫生」。其醫生林永和表示,有時會與趙女士傾談5至10分鐘,亦可長達半小時,並有藥物治療。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早前稱,會研究將流感疫苗資助擴展至6至12歲學生。衛生署長陳漢儀表示,專家委員會一向會按病人數據及世衛建議,訂立未來一季打針方向,將積極研究是否擴展計劃,並希望於7月開會討論,包括考慮該組別學生是否屬於「優先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