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語文﹕以情待書 舊書的守護者
【明報專訊】亞馬遜以網上書店開始,但開啟「主流」的它也來個反「主流」,開設實體書店。事實上,實體書本只要遇上懂得珍惜的人,就能承傳下去。位於中環的Flow Books,以賣二手書和舉辦漂書活動,推廣共享資源,出售的除了是書本,更是一份情懷——我們都是書本的守護者。
懷抱流動的情思
Flow Books的中文店名叫「流動的心.情書多」,書店原在中西區般咸道地舖,窗外可看到人車來往的風景,名字中的「Flow」因此而生;後來經歷5次搬遷,現於擺花街29號中環大廈204室「安定下來」。書店每天由中午12時營業至晚上7時,老闆林森(樹單)相信每個人內心都藏茪@些情懷,時而平淡,但「不知道哪一些日子又會加入一些新的因素,因而觸動它」。他對二手書之間的情,也源於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觸動。
愛上書店日子 「糊塗」承租
樹單曾當商業雜誌記者,1996年受朋友的印度之旅分享所感動,自己也赴當地修行。約兩個月後回港,在友人介紹下當上綠田園的環保教育主任,及後舊同學來訪時提及一家二手書店招聘店員。樹單有感在書店推行環保理念,也是延續環保工作,又覺得當時的崗位易聘請到新人,因此轉行打理書店。豈料,3個月後書店因生意欠佳面臨結業,他喜歡在書店的日子,因此決定承租。雖然租金比上一手昂貴,他自覺在商業決定上可謂糊塗,但他說:「生命堙A難得糊塗,不要那麼精明,就像Steve Jobs的名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望建共同書房
「我純粹覺得一間二手書店是怎樣,內心喜歡的就去做。」樹單理想中的二手書店是大家的共同書房,他希望可以開通各人家中的「私人圖書館」,因此店中的二手書定價不會太高,皆以不超過半價出售。書店現時藏書約3萬本,以英文書為多,雖感外國人較接受二手書,但他同樣接收中文書,期望讓各種語言、類型的二手書繼續於不同讀者手上「流動」。
惜書心同 送書人專程「上門」
樹單在書店開業首兩年曾登報尋捐書人,一個月外出收書4至5次,一次最多收2000多本。2008年他曾到已故的夏先生家中收書,夏先生藏書量達數千本,更為每本書編碼、寫下購書日子和地點等,甚至會在書上簽名(圖5);後來有幾名藝術碩士生以「二手書店」為題辦展覽,剛巧在這書店中找到夏先生簽了名的書,印證了書本真的有生命,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在愛書人面前。今天單是客人送書上門已令樹單應接不暇,故他沒再上門收書,但一眾惜書人愛書之心不變,會專程送書到書店。
望分享資源 推漂書計劃
「我渴望每個人到來都可以帶走一本書,讓書本飄流出去。」他認為書本應是自由的,且閱讀無價,今年3月他就向香港中文大學「博群書節」捐贈了5000本書。他亦正試行「飄流書計劃」,不時捐書予不同機構及中、小學等,學生可以拿走心儀的二手書,讀完再把書「漂」給另一人,「我們是書本的守護者,應該要讓學生認識資源的價值,並學會掌握、運用和分享資源」。點子多多的他另準備推行「流浪圖書館」,試為漂書過程設期限,鼓勵人們自覺地把書本「漂」到其他人手中,「希望漂書能一點一滴地形成風氣」。
文:郭沛妍、鄒靖儀
圖:郭沛妍、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