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有葉植物 建築物慳電高3倍 學者研水缸養藻垂直綠化
【明報專訊】人類活動令空氣中的碳濃度不斷上升,以致全球氣候暖化,極端天氣愈趨頻密。研究紅潮逾30年的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初步研究發現,以藻類代替一般有葉植物作垂直綠化(如建築物外牆的綠化),建築物慳電效率高出3倍,而培養微藻過程,更可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淨化效果有如第3級污水廠。何建宗透露,稍後會向創新科技基金申請約600萬元,研究微藻處理污水。渠務署表示同意在元朗污水處理廠撥出所需空間作相關試驗。
渠署助測試微藻處理污水
渠務署發言人稱,藻類吸收水中營養物屬天然過程,把這個過程應用於香港的污水處理屬新構思。藻類淨化污水的技術發展現時仍在初步階段,渠務署需要掌握足夠研究數據和實證資料後,方能評估該項技術在各方面是否可行。
繁殖快 吸碳效率更高
何建宗團隊近年致力研究微藻用途,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由於微藻是單細胞植物,細胞分裂快速,吸收碳效率遠超陸上植物。團隊最新試驗發現,利用微藻代替垂直綠化的植物,可以減少陽光直接進入室內,有降溫效果,外國有研究最多下降4℃,變相減少使用空調,推算最多可慳電20%,較現有垂直綠化的5%至7%,高出2至3倍。由於微藻在水中生長,故建築物外牆或窗戶需要在設計上配合,「大廈外牆懸掛金魚缸,堶惘酗臙`環流動,培養藻類」。
微藻淨化廢氣抗全球暖化
何建宗指出,微藻用途廣泛,歐洲已試驗在巴士頂部預留空間養藻吸收排放出來的廢氣;公園欄杆或公路兩旁亦可設置各種形狀的「金魚缸」,淨化廢氣,紓緩全球暖化。最近何建宗團隊與中大建築系合作,在深圳設立「蛇口浮田.生態水循環」系統,以微藻處理污水,有關技術奪得第六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大獎。
何建宗說,養藻佔用土地資源,相信本港應用於垂直線綠化及污水處理較可取,若試驗成功,可以提升污水淨化效果,減少水中的營養物如氮和磷,亦有助減少紅潮出現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