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各地新殯儀與祭祀方式
【明報專訊】香港:環保紙棺材及撒灰
政府2006年起推廣在喪禮中使用環保紙棺材。2012年香港大學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人稱願意使用紙棺材,但2014年逾4萬人離世,當中只有800多人選用。另外,港府2007年起推動綠色殯葬,鼓勵市民接受以更環保及可持續推行的方式處理先人骨灰,例如在紀念花園或海上撒放骨灰。2014年,在紀念花園撒灰共2697宗,佔火化宗數的6.54%;海上撒灰856宗,佔火化宗數的2.08%。
南京:「節地生態葬」
江蘇省1990年起推行不保留骨灰的「節地生態葬」,但成效不彰,該省每年約45萬人死亡,生態葬至今累積只有3萬多宗。南京2015年有調查顯示,市民對生態葬的接受比率已有上升,但實際選用的僅2.5%。當地一墓園經理表示,傳統觀念根深柢固,很多市民不抗拒生態葬,但真正到自己親人逝世時,就會想到還是入土為安好。為鼓勵民眾選擇生態葬,南京市免除相關落葬服務費用、贈送可降解骨灰盒、獎勵1000元等。
哈爾濱:「微」祭奠
新華社報道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2016年清明節前開通「哈爾濱殯葬」微信公眾號,市民在此「微」平台可了解清明節傳統習俗知識、飲食習慣,還能選擇獻花、鞠躬、點燭及黃絲帶等方式進行網上祭掃,並能在「微祭文」界面寫下對逝去親人的想念。
一個嘗試網絡祭祀的市民說從小到大都是用燒紙的方法緬懷親人,網上祭奠避免了環境污染和火患,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管理所人員表示,網上祭奠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節約、環保,是弘揚中華民族孝文化的新途徑;公眾號開通幾日即吸引近千人「微」祭奠。
■相關概念
文化承傳 (cultural heritage)
傳統習俗 (traditional custom)
傳統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
傳統價值觀念 (traditional value)
孝道 (filial piety)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清明節祭祖如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
2. 提出兩個原因解釋為何內地會出現「網絡拜祭」現象。這現象是否有違掃墓的意義?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說說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1. 明報通識網熱門專輯「祭祀文化新趨勢」:link.mingpao.com/41753.htm
2. 〈「節地生態葬」 「厚養薄葬」致力破解墓地資源緊張難題〉,新華社,2016.04.03
◆答題指引可到以下網址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60411BO.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