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科學家 數據說故事
日復日研究測試
頒獎台上,冠軍只有一個,勝負之間,卻可能只是毫釐之差。港將今夏踏上奧運征途,要在些微差距中穩操勝券,靠的是咬茪關不斷堅持,背後還有運動生物力學團隊,數年來日復日的研究與測試。在遍佈高科技儀器的實驗室堙A就讓體院一對瘋狂科學家,以數據和文字說故事。文:鄭嘉慧 圖:黃志東
運動生物力學,簡單來說,就是將數學與力學,結合起來的一門科學,但應用在世界體壇,道理又豈是一字咁淺。這門科學在香港體育學院已經有超過20年發展歷史,團隊從前側重實驗室研究,透過測試、錄像等方法,研究運動員的技術和戰術。收集得來的數據,再交予教練及其他部門,炮製或改善訓練效劃。近年還加入科技元素,自設工程人員研發儀器,以追趕世界體壇潮流。
拍攝訓練情G 供即時翻看檢討
任職高級運動生物力學副主任的朱爣j(Danny)與林德佳,過去埋首數字與儀器堆中,擔任港將與教練團的幕後軍師。在他們的眼中,賽場上的每百分之一秒,或是港將每個動作的細微變化,全部皆有[可尋, Danny解釋說:「例如田徑運動員跑100米,起跑速度、步幅與步頻,都是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範圍,我們會透過錄像拍下訓練或者實戰,不斷比較數據,以找出最佳步姿。」港隊在外征戰,總見觀眾席上有人拿蚅彃機,拍下賽場每個關鍵時刻,拍攝者並非體育發燒友,而是這班生物力學專家,在記下港將與對手的比賽情G,實行知己知彼。Danny還透露,體院自2008年展開翻新工程後,陸續在乒乓、桌球、保齡、空手道、游泳館等訓練場,安裝反饋系統:「系統包括多部攝錄機,可以記錄港隊的訓練情G,讓他們即時翻看檢討,我們亦會正好藉此收集數據。」
與天文台研究風向水流助風帆隊
長期埋首電腦熒幕前,與密麻麻的數字打交道,同樣架上近視眼鏡的Danny與阿佳,工作卻不止是安坐實驗室中。里約熱內盧奧運今夏上演,港隊步入訓練與參戰資格賽的高峰期,運動生物力學團隊成員亦四散各地,與運動員並肩作戰。像阿佳接受訪問前夕,才剛從天文台回來,助風帆隊研究風向、水流等環境資訊的更新技術,亦有專家早已隨單車隊進駐昆明,協助教練團收集訓練數據。
與教練合作 由陌生到互信
運動員日曬雨淋,而這批科學家卻要緊守在旁做記錄,又要切合教練需要,與時間競賽撰寫報告。港將流下汗水,他們一樣絞盡腦汁,但如阿佳所言,他們就是樂於將數據化作故事,寫下運動員的訓練點滴。在此工作度過20多年的Danny,還笑言從未感到厭倦:「運動員的成功,不是單靠短時間的努力,我們收集一堆有用的數據,一樣可能花上數以年計的時間。可能最初會有教練質疑成效,但大家由陌生到互相信任,得到尊重,甚至每個訓練計劃,也看到自己佔上一席,真正成為團隊的一分子,這樣你便知道,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