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歷時68日的鉛水聆訊昨日落幕,代表房委會的資深大律師何沛謙作結案陳辭,解釋房委會「無為意」有人用違規焊料及其對食水質素的影響,惟調查委員會主席陳慶偉質疑聆訊以來,房委會多份證供一致(consistent),懷疑個別房委會證人所知的比在聆訊上透露多。代表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的資深大律師石永泰認為,聆訊並非點名要「人頭落地」,但反映政府制度及心態的問題。 房委會律師:「無為意」是問題癥結 何沛謙昨在聆訊上四度強調房委會不是迴避問題,認為「無為意」是鉛水問題癥結。他引用英國專家證人John Fawell的說法「 eyes on the ball」,指房委會要看很多「ball」,2002年用銅喉時曾諮詢水務署意見,當時對方對物料選用沒有意見,質疑水務署若當時提醒,問題並非處理不到,故房署是情有可原。榮昌h及東匯h的總承建商保華則總結指出,承建商的責任相對較房委會少。 調查委員會主席陳慶偉回應何沛謙時以球隊為喻,指11個球員上陣,「個個都要睇(ball)」。委員會成員黎年質疑房委會把「無為意」無限擴展,如此鬆散的管治是很危險,又指以往自己代表政府開會,都不會單顧自己部門的事。 石永泰:反映制度心態問題 石永泰總結時指出,希望公眾不要抹殺水務署及房委會的往績,惟所有機構都有「死位」,聆訊並非點名要有人「人頭落地」承擔政治責任,但反映了制度及心態問題,又指聆訊並非民事訴訟,水務署及房委會雖然各有不足,但建議調查委員會毋須在報告量化雙方的受責比率。石永泰又認為,政府對有人違規用焊料的風險缺乏警覺,並向調查委員會建議澄清持牌水喉匠權責的相關條例。他又指出,總承建商在地盤檢查物料時錯失監控機會,並為謀取利潤是水喉分判商及三判使用含鉛焊料的誘因之一,但相信亦有其他誘因。 歷時近4個月的聆訊共傳召逾70名證人,包括多名部門首長,料調查委員會5月向特首梁振英提交報告。石永泰強調,律師代表只是向調查委員會提供法律協助,報告內容是主席陳慶偉及委員黎年的決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