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 同學們,你有沒有使用簡體字的習慣?
近日,就學生「應否學習使用簡體字」議題,教育界掀起新一輪爭議,再次突顯中港矛盾。本欄筆者不打算深入討論這次爭議的起因,亦無準備討論究竟簡體字有沒有摧狺什窷Е峇憭ヾA反而筆者希望從生活入手,思考簡體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擔當了什麼角色。 ”
◆為什麼會出現簡體字?
簡體字的爭議,在通識課程框架中與「身分認同」、「生活素質」、「傳統文化」等概念相關。不過,下文在加以分析之前,同學需要先了解關於簡體字爭議的來龍去脈,才能夠更全面、恰當地分析事件。
盼人人識字 教育普及
關於簡體字的歷史,有些同學會將簡體字跟共產黨緊扣一起,認為簡體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產物,事實並非如此。將繁體字簡化的構想,早在共產黨取得政權前的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已為知識分子廣泛討論。當時開始提倡以「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很多人不希望中國語文學習成為高級知識分子的專利,期望教育能夠普及,讓一般人民都能識字,學習知識。
於是,當時關心中國教育的人,包括錢玄同等,提出簡化漢字,令認字更容易,希望從而提升國民的教育水平。不過,漢字簡化的問題涉及爭議較多,加上自五四運動後中國戰亂不斷,如國共內戰、日軍侵華等,即使當時已經有人擬出簡化字列表,仍難以諮詢各界以取得共識來進行廣泛漢字改革。因此,漢字簡化議題被擱置,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再被放在議事桌上討論,並成為國策。
「一簡再簡」 未得廣泛認同
總而言之,簡化漢字的原意與「政治洗腦」關係不大,只是希望教育普及。不過,近日香港有關繁簡體字的爭議,有人擔心推行簡體字會摧珔Е峇憭ヾA也不無道理。事實上,中國政府的確曾希望進一步簡化漢字,並提出第二次簡化漢字方案(「二簡」,下圖),於1977年公布。
1977年的「二簡」方案進一步簡化中文字體,不過,此舉亦令部分漢字簡化至難以辨識的狀G。最後,上述簡化漢字方案未能獲得廣泛支持,終告失敗,中國政府1978年收回方案。由此看來,所謂傳統文化的傳承,也不會只由中央政府「說了算」,參考歷史,如果政策方案得不到廣泛認同,改革同樣會以失敗告終。
◆繁簡爭議與通識科學習
其實,如果簡體字的討論止於「生活素質」層面,大家只關注簡體字是否有助人們表達想法,當中的爭議點不會太多。舉例來說,觀乎同學的日常生活,總有機會接觸簡體字,甚至有同學在考試時喜歡使用簡體字,因其筆畫少,書寫更快,在限時中能寫出更長篇幅的答案。大家對此習以為常,未見因此被質疑與責罵。
引發身分認同爭議
不過,如果將此議題與「身分認同」、「傳統文化」拉上關係,事件將演變出難以解決的爭議。正如現時部分人已將繁體字與簡體字的運用「二元地」歸納為代表內地與香港的不同文化,又或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時共產黨國策的分野,最終引發不同陣營互相口誅筆伐,深化了中港矛盾。
在現今香港社會背景下,「身分認同」議題才是簡體字的問題核心,如果同學在通識課堂中有機會討論簡體字爭議,不妨先想想﹕究竟自己準備用什麼概念解讀事件?如果同學只是討論簡體字的實用性,如探討簡體字的出現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素質」,那會是比較輕鬆的主題;若談及「身分認同」的話,那就會跳出簡體字本身的意義,將議題置於中港矛盾當中討論了。
文﹕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 許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