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能源科技與環境 ˙發展×保育 新聞撮要 大埔沙螺洞大片油菜花田,連日來吸引市民蜂擁前往,有環團質疑油菜花田是村民與地主角力的籌碼;村民則反駁土地屬私人持有。不過,《明報》經土地查冊後發現涉事土地由發展商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自1980年代起持有,村民非業權人。發展商於2月19日報警備案,指村民闖進私人土地進行農耕活動。而村民反對的60億元骨灰龕項目,政府回覆表示項目仍進行中,但興建無期。 疑復耕為名逼落實發展 沙螺洞多年來多次傳出發展項目,最近一次為2008年的日式骨灰龕項目,但一直落實無期。據悉,由於發展商早年與村民協議,若項目得以落實,即使村民將土地出售,發展商會興建逾百間村屋安置或補償同等金額,疑有人因協議一直未能兌現,故以復耕為名,迫令政府及發展商盡快落實項目,否則一拍兩散。 不過,政府、發展商及村民三方角力,首當其衝是當地生態。香港昆蟲學會會長饒戈表示,沙螺洞主要有兩種螢火蟲出沒,當中以「邊褐端黑螢」較常見;另一種則是罕有的「黃頭脈翅螢」。沙螺洞近期改種油菜花的範圍,正是黃頭脈翅螢出沒的地方。饒戈指出,由於黃頭脈翅螢的飛行能力較弱,現時濕地上覆蓋建築廢料,又種了菜心及油菜花,生境翻天覆地改變,棲身地遭破壞極可能令黃頭脈翅螢整個族群消失。 生境驟變 罕見螢火蟲恐消失 另外,沙螺洞亦被譽為「蜻蜓天堂」,錄得72種蜻蜓,佔全港64%,為本港12幅「具高度生態價值的土地」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米埔。政府2004年推出新自然保育政策,希望透過公私營合作計劃,令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同時得到發展和保育,但名單上12個項目至今未有一個完全實現。饒戈認為政府若認為公私營合作不可行,應嘗試推行其他方案,例如參考活化歷史建築方式,以換地形式容許發展。 ——綜合《明報》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