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樓市料續吸引外國買家
以美元計屋價仍平 環太平洋排第6
【明報專訊】豐業銀行的經濟學家比較國際大城市的樓價發現,加元低令以美元計算的大溫樓價大幅下跌,而大溫樓價在太平洋沿岸城市當中只能排到第六位,香港則排到第四位。經濟學家認為,由於對持有美元的投資者來說,大溫樓價算是便宜的,預期大溫樓市仍將吸引許多擁有美元的人士前來投資。
《Financial Post》報道指出,大溫樓市上月銷售較前一年增加32%,獨立屋價格逐漸200萬加元的大關邁進,令愈來愈多本地人擔心,以後可能會買不起房子。但看在外國買家的眼裏,大溫樓價若換算成美元,不僅未上漲,反而還下跌。
報道引用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的計算,指目前外國買家佔大溫柏文買賣的3.5%,較2014年的2.3%增加。對此,豐業銀行經濟研究部門Scotiabank Economics的副總裁霍爾特(Derek Holt)認為數字不可思議的低,比例應該高得多,方可解釋為何在工資停滯、經濟活動也緩慢的加拿大,樓市銷售能價量大幅上漲。
他指出,大溫地產受外國投資的帶動是不爭的事實,而外國買家主要持有美元,近來美元強勢,加元下跌令他們眼中的大溫樓價不僅沒上漲,反而出現大幅下跌,從而更具投資潛力。
他分析,大溫樓價中間價的以美元計算,從2011年至今其實在下跌,而且隨著加元貶值,下跌的趨勢即更明顯。霍爾特說,加元下跌的結果,令大溫樓價仍是幾個城市當中較容易負擔的。
根據比較,沿太平洋的城市當中以美國聖荷西樓價最高,中間樓價接近100萬美元,其次是三藩市、澳洲悉尼、香港及美國聖地亞哥,溫哥華中間樓價不到60萬美元,則只排到第六位。
在亞洲樓價較貴的城市例如東京,樓價排在19個城市的末二位,大阪則是倒數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