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中國籍5年新高 成功率跌 人數3年最少 少數族裔組織:程序欠透明
【明報專訊】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李波失蹤案件引起港人關注退出中國籍問題,但其實近年申請入籍中國的人數卻按年增加。入境處最新數字顯示,去年申請加入中國籍個案數量創近5年新高,但成功加入中國籍人數卻是過去3年最少,成功入籍個案只佔同年接獲申請的六成,低於2013年及2014年的八成。有協助少數族裔組織認為入籍申請程序不透明。
有土生土長16年的尼泊爾裔少女與居港30載的父親早前一同申請入籍中國,但遭拒絕(見另稿)。
印尼籍獲批率最高達九成
入境處最新數字顯示,去年收到1689個中國籍申請個案,較前一年增加近16%,是近4年新高,但獲批數字則是過去3年新低(1012宗),佔該年申請個案約六成。入境處稱,由於個案的受理及完結日期不一定在同一年,獲批數字未必與該年申請完全對應。
此外,由回歸至去年底,申請加入中國籍的人首5位原國籍,依次為巴基斯坦籍、印尼籍、印度籍、越南籍及菲律賓籍,以印尼籍的獲批率最高,達89%,其餘4個國籍的成功獲批率亦為72%或以上,高於或與過去4年的整體成功獲批率(73%)相若。
融樂會:關注有否「差別待遇」
對於申請數字為4年新高,移民顧問關景鴻說,過往回鄉證審批較寬鬆,有非中國籍人士持香港身分證亦能取得回鄉證,但近年一般須持中國籍及特區護照才可取得回鄉證,故申請入籍中國者愈來愈多。
去年成功入籍個案數字是過去3年最低,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雖有指引,但國籍審批向來主觀,而且無上訴機制,難以解釋原因,「只能話唔合資格鴾H多驉v。
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認為,每個個案審批待遇也不同,有申請人的直屬家人或配偶為中國籍亦被拒絕申請,該組織現時有12宗個案要求協助申請上訴,「有個案指其社群內每月均有一兩人申請被拒」,有法律意見曾建議少數族裔提出入籍時帶同律師「方能有機會成功」,關注當局對少數族裔申請是否有「差別待遇」,認為政府需要看清事實,「現時的少數族裔也是香港人,不再是過客」,應公平處理個案。
居港30多年、2011年申請入籍中國以競逐立法會議席的南區區議員司馬文說,自己不諳中文亦能成功入籍,認為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定居香港,與香港關係密切,不應被拒絕加入中國籍,入境處應交代原因,增加透明度。
要考慮申請人10因素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現時外國人要入籍中國,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條件:一、中國人的近親屬;二、定居在中國;或三、有其他正當理由,即可以申請入籍中國。除以上條件,入境處亦會考慮申請人是否符合「十大因素」,如申請人的親屬是否中國公民、申請人的經濟能力及中文程度等,但毋須符合全部10項條件(見表)。入境處不會透露拒絕申請原因,申請人亦不能到法院上訴,但可提交補充資料,由更高級人員覆檢其申請個案。
明報記者 陳顥之 利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