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激進派」成特朗普基本盤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走訪美國31個城市,訪問特朗普支持者,發現他們熱情擁抱特朗普的一大因素是感到愈來愈不安全,相信特朗普會保護他們,復興美國。特朗普聲稱為「沉默大多數」請命,將罪案率、福利開支增加及人工低歸咎於非法移民,又攻擊華爾街及大企業,又大打民族主義牌,聲稱「我國不再贏了,我國什麼也失靈,如果我當總統,我們會再贏」。這些言論令支持者十分受落。南卡羅來納州64歲婦女桑德斯便表示,覺得特朗普為他們這些被邊緣化的人群出頭﹕「白種美國人建設了這個國家,但我們卻因為這個總統(奧巴馬)及傳媒被擠到一旁。」
CNN形容特朗普現象前所未有,但美國記者朱迪斯(John Judis)去年10月在The National Journal追本溯源,指它其實不新鮮。社會學家沃倫(Donald Warren)1976年在The Radical Center: Middle Americans and the Politics of Alienation一書中,討論一群跨越黨派及意識形態分界的美國選民,他們沒有上過大學、中等或低收入,主要是技術藍領或從事零售、文書工作的白領。他們深信中產受上下夾擊,沃倫把他們稱為「美國中產激進派」(Middle American Radicals,簡稱MARS)。
MARS抱怨政府只照顧有錢人和窮人,也不滿大企業,支持不少左派福利政策,但在種族問題上十分保守,認為白人沒有責任向黑人補償過去的不公待遇,支持警方鐵腕執法。他們對聯邦政府最不信任,但卻非「小政府」信徒,樂見華府出現強人為他們請命。隨着時間過去,非法移民取代種族議題,MARS學歷亦提升,白領比例增加,但基本世界觀仍不變。這些描述用在特朗普支持者身上十分妥貼。
MARS自1960年晚期便不時為反建制總統參選人背書。支持種族隔離的華萊士(George Wallace)1968年以「美國獨立黨」身分參選,贏得46張選舉人票,到1972年他參加民主黨初選,贏了6個州,包括藍領大州密歇根與馬里蘭,氣勢如虹,直至5月被槍傷退出。
近年反建制參選人例子有1992年的佩羅(Ross Perot)和1996年的布坎南(Pat Buchanan)。朱迪斯認為,特朗普的民粹主義和國家經濟主義跟佩羅和布坎南一脈相承。他引述布坎南說﹕「特朗普是億萬富豪,但他完全明白,他的主張非常具民粹吸引力,而且有效。」
僅屬少數 難助大選奠勝
過往反建制參選人均失敗告終。朱迪斯相信,MARS在全國仍屬少數,可能只佔共和黨支持者30-35%,全國選民中更只有20%支持,特朗普要在大選跑出有難度。至於MARS會否繼續左右美國政局,則要視乎美國人有多相信美國正在衰落,而政客又是否有能力回天。朱迪斯稱,列根和克林頓都平息了美國衰落的憂慮,但現時全球經濟走下坡、華府政治兩極化,MARS揮之不去。
明報記者 林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