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市66752獨立屋 逾9成值百萬元
【明報專訊】有城市規劃的研究員調查溫哥華66,752間獨立屋的2016年物業估價,並發現逾91%是100萬或以上,32%屬200萬元或以上。
據西門菲沙大學城市計劃的代理總監兼城市規劃員及人口統計學者Andy Yan的研究指,2015年估價100萬或以上獨立屋的比率只有65%,但2016年有91%,而價格更漲了1成。
卑詩物業估價處(BC Assessment)進行估價的時段是每年7月至翌年7月,每年初公布價值的年份估價其實是截止前一年的7月,即2015年估價單上的價值是在截至2014年7月。
估價處的數據顯示,在一年內,溫市不少區份的物業估價升約25%,這升幅在東區部分物業可相等於升了23萬元,而在西區相等於升了57萬元。
Andy Yan指,獨立屋價值大幅上升可有多個因素,包括利率低、經濟蓬勃、放盤有限、來自中國的買家大量湧到西區和嬰兒潮一代的父母資助他們子女置業首期。
他的物業估價新地圖顯示,有32%的獨立屋估值200萬元或以上,而不少是西區的高檔屋;59%屬100萬至200萬元,它們大部分集中在東區。100萬元以下只佔9%。
他稱:「是否可用它來衡量溫哥華的宜居程度?是城市可負擔程度成功或失敗的徵兆嗎?這是本地住宅實業吸引了世界的資金,但這對年輕的家庭帶來困難。」
他指,弊處包括太擠迫,因部分家庭為了留在市區而擠在較細單位;另外,亦造成壓力使不少居民搬到較便宜市郊和搬離這區域。不過,公共交通系統資金不足亦使某些家庭卻步不願搬到偏遠市郊,雖樓價較低,但交通費高。
報告提及,100萬元以下的物業大部分位處繁忙的街道上或地皮面積較少,又或者有令人要注意的紀錄,例如一宗近日成交的房屋曾被用作非法大麻種植場。
他又指,現形成一種現象﹕來自中國富有的買家傾向到西區三個高檔區。他研究在去年夏季開始六個月內的172宗獨立屋成交,發現66%買家的姓名屬於沒有西化的華人姓名。
在其調查中,截至2015年7月1日的物業估價平均價為190萬元,前一年只是1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