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語.藝術﹕說故事的衣服
【明報專訊】在旺角街頭閒逛,目光一掃,前方女孩戴上棒球帽子、穿蚋A紅色寬鬆衛衣和綠色寬褲,卻背荈礎漭眴略p背包、穿荈礎滮p皮鞋。你不會覺得奇怪,不會記得她的樣貌,卻可能會偶然想起她,猜想她是個怎樣的女孩——也許她是個哈韓迷,或是一個舞者?同時是個愛好閱讀的前衛少女?無論如何,她身上的服飾就是令你留下了特別的印象。服飾是容貌外,形象初步被建立的元素。這期將會借小說人物與電影角色,為大家介紹服飾與人物之間的關係。
“ 楊過抬起頭來,只見一隻白玉般的纖手掀開帷幕,走進一個少女來。少女披茪@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煙中霧堙A看來約莫十六、七歲。除了一頭黑髮,她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只是肌膚間少了一層血色,顯得蒼白異常……楊過的額頭與她掌心觸碰間,但覺她手掌寒冷異常,不由得打個冷顫。那少女道:「沒什麼。你已喝了玉蜂漿,半天就好。你闖進林子來幹什麼?」 楊過與她目光相對,只覺少女清麗秀雅,莫可逼視,神色間卻是冰冷淡漠,當真是潔若冰雪,也是冷若冰雪,實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樂。他不自禁地感到恐怖:「這姑娘是水晶做的,還是個雪人兒?到底是人是鬼,還是神道仙女?」 ”
不同團隊各有詮釋
上文是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男主角楊過初次見女主角小龍女的情景。金庸對小龍女服飾的描述,僅說她穿簡單的輕紗白衣,形象塑造卻十分有力,全身雪白象徵她純潔無瑕、素實不華,輕紗更顯她像霧般如幻似真、不吃人間煙火的仙子形象。故事背景設定於南宋時期,當時的女裝衣物一般是長裙短衫寬袖且披及全身,褪去唐朝時坦露的女裝特色,刺繡工藝大興,衣物點綴多變,整體花巧精細,因此在古墓成長的小龍女更顯樸實清脫。1995年藝人李若彤曾於電視劇《神鵰俠侶》中飾演小龍女(圖1),她就是穿一身乾淨俐落的淺色衣裙,直領對襟的長衣以及外襯的長衫,長髮於頭頂半挽成簡單雲髻。
歷來影視改編,皆抓住小龍女白紗衣裙這個造型加以發揮,添加不少元素者有,一改白衣者也有,卻全為拍攝組對人物的詮釋、當代影視服裝設計的習慣,未必完全貼近原著。
呈現氣質與時代背景最重要
活躍於1970、1980年代的女藝人潘迎紫也曾飾演小龍女(1984年)(圖2),V形衣領露出抹胸,上衣剪裁多了一層輕紗,頭飾精緻,造型華麗,貼近當時人們對古裝美女造型的印象,卻少了南宋特色。她若站在玉帝王母身邊,活脫脫是仙女之態,媲美嫦娥,是劇中重要女角,卻與處身南宋時代、性情淡漠、秀美絕俗的小龍女不同。另見吳倩蓮版本的小龍女(1998年)(圖3),劇中她一身黑衣,也常穿暗啞色系的棉衣和珠紗素衣,乍看像是一般俠女,也確有小龍女的冰冷淡漠,卻欠了些脫俗的仙女味道,少了神聖不可侵犯的玉女掌門感覺。
就人物形象設計來說,原著中人物的固有氣質、時代背景必須呈現出來,否則此「小龍女」便非彼「小龍女」了,她之後的遭遇也不會令觀眾大喊哀哉、為過兒和姑姑的16年情唏噓不已。
電影中的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這項,在電影謝幕的工作人員名單中雖然只佔一小列,但作品能否完整地表現人物特色,他們就起了關鍵作用。設計師為演員安排服飾時,需要考慮角色的性格、背景和劇情進展,適當且自然的調節和轉變角色的打扮。嚴格來說,服飾也有向觀眾說故事的功能,故此奧斯卡頒獎典禮也設有「最佳服裝設計獎」。荷李活演員尊尼狄普(Johnny Depp)在電影中有多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當中也能看出服裝如何成功表現角色的特性和劇情信息。
《魔盜王決戰鬼盜船》(2003年)
尊尼狄普飾演的海盜王積克(圖4)外觀上有很多複雜的層次——鮮紅色頭巾裹茪@頭看似幾個月沒洗的亂髮,又留蚇@密的鬍鬚,先給人不修邊幅的印象;他作為男性,卻畫上濃密的眼線,進一步為他古怪詭譎的性格埋下小伏筆。再看衣衫,不論是白色恤衫,或是外頭的皮革背心,都疊痕纍纍,多處沾有污漬,顯明他四處漂泊。整個造型中,最為搶眼的是紮緊於其腰間的兩支手槍,除令角色多了份型格魅力,亦告訴觀眾,船長在故事中經常會遇到危機。
《魔街理髮師》(2007年)
《魔》中尊尼狄普飾演理髮師(圖5)一角,海報上可見理髮師的妝容和服裝貫徹黑色美學風格。先說妝容,理髮師面無血色,像個死人,眼窩故意畫得很深,眼圈黑大得異常,營造出他是個與死亡接近、愁緒大得不能安睡的角色。髮型上亦特意染半黑半白,除表現出主角已人到中年,更從色調上暗喻他有荓j烈的對與錯、愛與恨的對立態度。整個海報造型中,唯一亮眼光鮮的反而是理髮師手上的舊純銀剃刀片,意指重點在於「剃鬚」。此外,理髮師全身復古的英倫風格套裝,亦告示茬o是個屬於古時的故事。
別人都說以貌取人是惡習,殊不知只要運用得宜,不論文字創作、影視製作,抑或你的個人形象改造,服裝都是讓人眼前一亮、突顯內在特徵的直接方法。
第59期《字花》:22種寂寞的書宅
在香港,如何藏書稱得上是「真•土地問題」。今期《字花》封面專題「22種寂寞的書宅」,既談書,也談宅。專題首先透過5個人物專訪及家居攝影作品,展示讀者、書本、空間的故事;接茧e家Coney Leung以視藝手法重新繪製讀者家中的有趣藏書空間;洪曉嫻及何建宗則以長篇論述性文字,重溫與書有關的觀念與制度如何建立;最後請來7名作家、學者、文字人,以散文書寫書本及家居的私密經驗,有正經如馬國明談大學時的讀物、詼諧如馮睎乾談廁所與文學,也有感傷如曾金燕以流亡者的身分,書寫無家之人的書。今期創作版依然百花齊放,文學評論文章繼續深刻、擲地有聲,還有人氣連載的何福仁老師及作家西西對談科幻文學。10周年60期前夕,《字花》繼續精彩。
文:黎若曦、馮家慧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