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峰會一大重點是達成減排協議,將全球自工業化時期前至本世紀結束的氣溫升幅控制在2℃以內。不過科學界愈來愈多聲音質疑,將升溫2℃定為地球生態「死線」是出於政治需要,實際理據不足,即使各國遵守減排承諾,亦難以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以下,應另設更合理指標。 2℃假設1970年代興起 2℃假設於1970年代興起,支持此說的學者指出,以往地球氣溫變化令海平面劇變,但人類有史以來地球氣溫升幅未嘗超過2℃,故相信2℃的溫度差是地球生態可承受的極限,一旦超越便可能觸發生態系統崩潰。各國政府大多視升溫2℃為具科學理據的警戒線,據此制訂氣候協議。根據估算,全球必須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0%至70%,並最遲在世紀末做到零排放,才可達標。 不少科學家指出,雖然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確實帶來顯著的氣候轉變,例如北極冰層在夏季急劇融化,釀成生態危機,惟暖化最嚴重後果可能在升溫遠超2℃後才出現,將地球的「死線」定在升溫2℃的理據並不充分。專責研究人類活動對氣候影響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亦從未在全球暖化分析報告內提及2℃假設。 倫敦大學學院氣候學教授馬斯林(Mark Maslin)指出,2℃假設「因政治議程產生,並非科學分析」,它可推演出多個可能結果,不是明智合理的目標。美國加州大學國際關係專家維克托(David Victor)與斯克利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教授肯內爾(Charles Kennel)去年亦在《自然》期刊撰文,指出地球逾93% 多餘熱力最終會進入海洋,而非大氣,制定減排目標時應追蹤海洋熱力變化及其他指標。維克多直言,目前各國碳排放量太高,即使按承諾減排,控制升溫2℃以內已不是可達成的目標。 支持者:令氣候政策制訂有方向 另一些科學家仍支持2℃假設,認為它令政策制定者對抗氣候變化時有明確方向。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舍爾恩胡貝爾(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稱,此前科學界預測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比工業化前上升3.5℃到4℃,但如果考慮到各國承諾的減排目標計算,至少可減低1℃升溫,「我看到距離目標愈來愈近」。 (華爾街日報/中央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