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雙性嬰兒的成因主要有3種,當中大部分屬於性別模糊,即其染色體有既定性別,但因病令出生時性徵不明顯,難以憑外觀判斷是男嬰或女嬰。兒科專科醫生余則文指出,香港每年約有不足10宗這類個案。他舉例,若男嬰患雄激素不敏感症,其染色體雖為男性,但身體細胞對男性荷爾蒙沒反應或反應差,陰莖和睾丸發育會不健全;若女嬰腎上腺分泌過多,其外陰會變得像男性。第三種情G則是胚胎的細胞分裂過程出了問題,令嬰兒同時擁有男性及女性性徵,惟這類個案屬極少數。 余指若屬第三種情G,會選性徵相對較明顯一方,惟性別模糊則屬兩難。他指出,20至30年前傾向由父母決定性別,不過現時處理方法轉變,醫護會向家長詳細解釋情G,一般按其染色體決定申領身分證明時的性別,並按該性別養育。為尊重病人的意願,現今亦較少在孩童時期施手術,而會留待其長大後決定。 不過,因其身體器官失去該性別的應有功能,例如男嬰長大後不能站茪p便,社交生活難免有障礙,承受極大心理壓力。經歷挫折後若決定改變性別,能否適應也是疑問,「無論點做都係一件痛苦翵ヾ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