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交流期間,我就讀法國的高中。與朋友的溝通一開始是尷尬地用表情、動作配合不流利的英語,猶如雞同鴨講。後來大家慢慢互相了解,建立默契。法國跟香港的教育模式大有不同,相比起香港急速而壓迫的學習生活,「法式」學習較緩慢放鬆,學生可把時間投放在課外活動、個人發展和群體相處之上。這令我有時間去探索世界,並深深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活動教學 激發學生創造力 高中的校長教師們希望透過活動教學,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以每年4月假期前都會舉辦Carnaval d'Avril。同學要發揮創意為自己打造一個造型,配合音樂組隊或以個人模式「行天橋」。 當天,同學們都以「奇裝異服」示人。我穿上中國旗袍,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同學們在教學樓對出的空地圍圈或在教學樓俯視表演埸地。大圈的盡頭放置了一張長桌,長桌旁坐5位教師評判。大圈的右面放置音響器材,伴隨茼P學們熱情的歡呼聲。主持人邀請第一隊出場,一首拉丁風情音樂伴隨一對穿荈礎熆妒A的男女,手牽手跳舞。接下來,兩個2米多高的小丑走出來,一個以紅、綠兩色作為主調,給人親和的感覺;另一個用髮蠟把頭髮定型成刺蝟的模樣,以黑白為主調,給人嚴肅的感覺。兩人踩荌秉腄A玩蚋灟A又作出滑稽的表情動作,哄得觀眾捧腹大笑。學生表演完後,壓軸出場的是一眾教師和校工,他們的造型以一齣法國卡通片為主題,與學生同樂。比賽結束後,更有由同學組成的樂隊精彩演出。師生投放的心機都令我驚歎不已。 這次交流是很有意義的人生課,我更了解自己並肯定自身價值。我亦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愛,明白到沒有事情是必然的。 文、圖﹕湯己瑤(2014-15年參加AFS一年交流計劃到法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