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角度﹕解決旅遊業 面對的困局

[2015.11.05] 發表
旺角行人專用區在2015年的五一假期未被「迫爆」,區內有商戶表示人流較去年疏落,生意受影響,但亦有百貨公司銷情報捷。
有商戶認為連串反水貨客示威令內地客不想再來香港,影響本地零售業生意。圖為2015年3月上水反水貨示威。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
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
自由黨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方剛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

【明報專訊】10月內地旅客苗春起參加低團費旅行團來港,與導遊發生爭執後被毆打,其後死亡。低價入境團引起爭議已非第一次,這次更觸發有關本地旅遊業界質素的討論。本地旅遊業面對多項挑戰,包括遊客對本港好感度及景點的新鮮感均見下降、零售業步入調整期。各界為旅遊業把脈,對症下藥。

事件背景

政府資料顯示,2013年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5%,就業人數約26.9萬人,佔全港總就業人數7.2%。不過,近年香港旅遊業面對多方困難,例如有內地旅客疑因購物問題,與導遊發生爭執後死亡,惹起社會關注。加上連串「反水貨」示威,有指內地旅客「不敢」再來港。

數據顯示2015年首9個月整體訪港旅客人次按年跌0.5%,今年9月訪港旅客人次約460萬,按年跌4%;當中過夜客約200萬人次,跌1%。內地客約350萬人次,其中約130萬為過夜客,分別跌4.7%及2.1%。零售業也隨旅客人次下降而步入寒冬,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於2015年1至7月按年下跌1.8%。藥房更響起「結業」警報,本地的旅遊景點、接待能力開始飽和,旅遊業界和政府必須正視問題才能「走出寒冬」。

■評論節錄

◆應增加全球客源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

世界各地旅客也是旅遊業目標

梁金成接受電台節目《DBC主場》訪問時認為水貨客不止內地人,香港人亦佔一定數量。他認為北區水貨客關注組與旅遊業界有共同目標,期望有更多留宿旅客留港消費,不止是內地旅客,世界各地旅客也是旅遊業目標。(梁為區議會選舉候選人,其對手為蘇西智。)

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

香港旅遊業要「轉型」

胡兆英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指出,本地旅遊業受「反水貨客及針對內地客的不友善行為」影響,加上鄰近地區貨幣貶值,吸走很多內地客和短途客。本港不可以將旅客拱手讓人,業界和政府都要想辦法提升本港旅遊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解讀

胡兆英說內地客和短途客均是香港重要客源,兩者雙雙下跌對香港是「雙重打擊」。他引用數據指出訪港旅客量自從2015年6月開始下跌,按年減少2.9%,7月跌幅擴大至按年下跌8.4%。另外「十一黃金周」內地客增長亦逐年減少,由每年增長一成多,慢慢減少至2014年只增加約7%,2015年更只升2.3%——而這批內地客大多是透過本地過境轉飛到外地。

作為「購物天堂」的香港自2003年開放內地旅客「自由行」後,香港旅遊業就開始依賴內地旅客帶動。胡兆英和梁金成均認為旅客來源單一不利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要解決旅遊業「寒冬」,香港業界需要轉型,不能夠再單用購物為賣點。

胡兆英表示「業界如果繼續以低價的購物團去吸客,對現時捨得花錢又愈來愈有旅遊經驗的內地客來講,已經行不通」。他認為「香港最大特色,就是地道香港味」,建議旅遊業界推出如乘坐香港傳統電車、逛摩羅街(看古董)、灣仔鵝頸橋(看橋底打小人)等。梁金成則認為本地現時景點的吸引力不足,「所謂十八區的分散景點都是商場」,只為吸引內地客,質疑為何不吸引其他國家旅客。

◆要增加內地客源

自由黨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方剛:

政府應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救旅業

方剛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現時旅遊和零售業界的環境比SARS時更差,政府應該盡快撤限奶令補救,另建議開放多6個自由行城市,並在邊境口岸建購物城,「唔係水貨城」,容許內地旅客來香港買日用產品。

中國旅遊研究院長戴斌:

個人遊旅客對赴港仍殷切

戴斌接受訪問時指出,2015年十一黃金周的訪港內地旅行團雖大減,但個人遊旅客對赴港仍殷切。中央政府會「穩步有序」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但要考慮香港旅客接待能力,並認為港人在水貨客問題上要「多些理性,少些情緒」。

˙解讀

兩人都認為要解決香港現時的旅遊困局,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以增加內地客源是解決方法。國家旅遊局長李金早認為,內地遊客為香港提供了巨大且穩定的客源市場。不過,遊客過多會衍生旅遊承載力(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的問題。評估一地的旅遊承載力不僅檢視景點和基礎建設是否求過於供,還要考慮包括生態、自然資源等環境因素;旅客和本地人的感受等社會面向;及產業會否單一化、物價是否上升等經濟問題。

自由行計劃至今擴展至中國49個城市,2002年訪港內地人次為約680萬,自2003年起港澳個人遊(簡稱「自由行」)實施,內地來港旅客大幅增加至2014年的4720萬。加上內地傳媒不時撰文推廣香港一些「旅遊熱點」,令部分原本承載能力不高的香港景點忽然「熱爆」,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

旅客承載力某程度上亦受旅遊區內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影響。當一地在心理上對旅客產生抗拒,已顯示旅客人數或行為已超出當地居民心理承載力。2015年2月中大亞太研究所調查,743名受訪者中有63.3%同意現時自由行旅客數目已超出香港承受能力,66.7%受訪者認為應收緊自由行政策,70.4%受訪者認為應取消「一簽多行」。2015年4月13日,內地將推行6年的深圳戶籍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政策改為「一周一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表示,調整理由是「近年來內地赴港旅客增速較快,給香港的旅遊承載力造成了較大壓力」。

◆建議改善香港旅遊景點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

鄰近地方景點搶旅客

葉劉淑儀撰文指出,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2016年正式開幕。開幕後,相信會遠超香港迪士尼的入場人次,並擔心鄰近的橫琴海洋王國等大型景點會吸引更多遊客慕名而至。

˙解讀

葉劉淑儀認為香港若要振興旅遊業,吸引更多內地遊客,絕對不是「增加幾個新來港自由行城市或取消限奶令就可以解決的」,認為如果香港仍然不覓地投資發展新的旅遊景點吸引旅客,恐怕難以與鄰近城市競爭。

上海迪士尼樂園預計在2016年落成,比香港迪士尼大3倍,有評論認為香港的旅遊業吸引力將進一步降低。《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篇題為〈香港零售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署名文章,指出香港零售業彷彿重回2003年SARS時困境,認為港府推出的措施只加大宣傳,對振興零售及旅遊業難起真正影響。文章又認為隨着出行日益方便,本港「首站」、「中轉」功能削弱,消費者只會在香港「買平價貨,而不再青睞高價貨品」,因歐元貶值令歐洲貨要便宜15%左右。

文章指出香港「零售寒冬」其中一個原因是本地的旅遊景點單一,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等固有景點沒有更大突破;街道變成「藥房、金舖、鐘表店和化妝品店」並駕齊驅的模式。

零售業界相信藥房難免有倒閉潮,加上內地打貪,令本地高端消費品同樣銷情慘淡。不過,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藥房、金舖曾以貴租搶舖,現出現倒閉「某程度是好事」。市場經歷調整期後,租金會因舖位空置回落,商店重回多元化,或有助解決本地旅遊業的問題。

◆盼改善業界質素及整頓低價團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

設旅監局「欲速則不達」

蘇錦樑曾表示希望可盡快成立旅監局,提高本地的旅遊服務質素。不過,他認為「欲速則不達」,因為旅監局會影響旅遊業整體發展,需多與業界商討細節,但強調「一定會成立」。

旅遊業議會理事、經濟發展委員會會員葉慶寧:

旅議會有懲處機制

葉慶寧在《城市論壇》指出現時旅遊業議會有懲處機制,又有非業界理事,不認同旅議會監管不力。

˙解讀

蘇錦樑的觀點是希望從加強監管角度提升本地的旅遊業界質素,重奪「好客之都」的美譽,吸引更多遊客到港。旅遊業現時靠旅議會監管,但逾一半理事會成員為旅行社董事,被批評「自己人管自己人」。4年前政府就成立旅監局諮詢,當時建議由政府委任理事,主席由非業界人士出任,確保議會運作獨立。2014年中政府曾承諾2015年「較後時間」成立旅監局,但至今仍未提交草案。

事實上,內地到港低價團強迫購物事件屢禁不絕,2010年就因為「阿珍事件」引發過類似的討論。葉慶寧認為要真正解決問題,不能單靠成立旅監局,須從教育入手,改變內地客的旅遊觀念,減少低價團需求。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創會會長兼主席謝淦廷指出,所謂的零團費團因為內地市場需求而成,由於內地旅行社要彌補團費收入,旅行團及導遊多會帶旅客至特定商戶購物以收取佣金;或以不同形式向團友推銷各項消費,導遊、司機要收取小費等。因此,謝淦廷認為要真正取締零團費旅行團,不是特區政府能單方面實行——皆因旅客在內地報零團費團然後出發,本港旅行社只負責接待,故促國家旅遊局加強監察內地組團社。

更多教育
人物X概念﹕蕭美娟X人權.培幼會香港總幹事 維護女權盼平等
【明報專訊】今日的社會,仍有女性權利受剝削。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Kanie)成長於大家庭,母親因長輩重男輕女,失去上學機會。Ka... 詳情
概念解碼﹕和平主義(pacifism)
【明報專訊】和平主義又稱「非戰主義」,即反對戰爭或一切形式的暴力,追求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如談判、協商,解決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和對抗。 ... 詳情
學生投稿﹕起點
【明報專訊】人生就如一場馬拉松,出生便是起點,來自富裕或貧困的家庭;天資聰敏或平庸;外貌驚艷或平凡大都已塵埃落定。「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似... 詳情
【明報專訊】同學說得好﹕人生就如一場馬拉松。許多奇談怪論,也可以此來拆解辯論。 首先,如同學所述,當今許多緊張兮兮的父母,時刻希望子女... 詳情
實戰錦囊﹕如何善用題目資料
【明報專訊】●無能為力(圖) ◆恆常議題﹕安樂死 ◆重要概念﹕公共衛生、尊嚴、醫療科技、人權、醫學道德 ◆技巧﹕如何充分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