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中化﹕吹捧英雄 所為何事?

[2015.10.02] 發表
世界盃外圍賽「中港大戰」,港隊面對中國隊猛烈進攻,門將葉鴻輝(綠色球衣者)左飛右撲助港隊力保不失。外號「英雄輝」的葉鴻輝說「我唔係英雄」,強調其他球員付出很多,功勞不在他一人身上。
朴智星

【明報專訊】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的世界盃外圍賽「中港大戰」,由於港隊力保不失,門將葉鴻輝賽後再被港人暱稱為「英雄輝」,縱然他屢次強調是全隊功勞。一項團體運動,為何我們要有一個英雄?

這並非香港獨有現象,李圭泰《韓國人在想什麼》提到,每當足球大賽有韓國球員入球,韓國媒體總會渲染其功績,相反美國媒體只會將入球歸為團體功勞。事實上,近十數年韓國便長期把球星朴智星捧為英雄,當年其效力的英超豪門曼聯訪問韓國時,隊友便驚訝於他在家鄉的地位;前年其戀情曝光時,他甚至要開記者會說明。而中港賽後餘波的主角鄭智,也因曾進軍英超及率領「土豪」恒大奪得亞冠盃,令中國足球揚威,被很多內地球迷視為英雄。這是東西之別:若評選球隊最佳球員,歐美會問誰表現最好或最有價值,東方人卻常問:誰是英雄?

中韓以英雄重構國家認同

想來東方確有捧英雄的傾向。中國很多景點及公園廣場都有英雄偉人塑像,而韓國許多學校亦有朝鮮世宗或名將李舜臣的雕像。韓國文化巨人李御寧認為,與西方多莎士比亞、歌德等文化人物塑像相比,韓國塑像偏向憂國憂民者;比較文化學者金文學指出,中國塑像多英雄偉人,韓國多愛國志士,背後有培養愛國心的想法。說穿了那是由於中韓近代的屈辱史,需要英雄來重構國家認同,故在西方主導的運動裏,中韓會把活躍選手捧成英雄,例如姚明、劉翔、朴泰桓。或許與這心態有關,除足球、籃球這些矚目運動外,中韓多只關注冠軍,中國只顧奧運「衝金」早被詬病,韓國「花樣滑冰女王」金妍兒也曾說﹕「當我是第二名時,沒有人會恭喜我。」

崇敬偉人 標榜道德修養

這不單是政治問題,東方崇敬英雄亦崇敬偉人,背後更有一種標榜「完人」的想法。例如古今皆是塑像熱門之選的「文武二聖」孔子和關羽,被歷代朝廷追封而持續受景仰,在於其教化作用:孔子作為仁的象徵,關羽作為義的象徵,都因道德修養而廣受崇敬,進而成為民間宗教裏的神祇。韓國極多世宗塑像也是如此邏輯:世宗是韓國史上頭號明君。

同樣東方的英雄亦總帶有道德性質,無論祖逖、岳飛還是李舜臣,都是為國獻身的名將,在在顯示以儒家為主的一元價值觀。或許這也是東方在團體競賽中熱捧英雄的文化原因——相比西方英雄講求個人特質,主張協和的東方英雄反而有助團結。

而在剛過去的暑假裏,中國也發生了一宗突顯這種英雄觀的爭議事件。下回再述。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作者簡介﹕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更多教育
博看世界﹕從漫畫看日佔時期香港民生
【明報專訊】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參戰國家和地區多達80個,香港亦不能倖免。1941年12月8日,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並越過羅... 詳情
文學食譜﹕秋興三魚——嘗盡人生百味
【明報專訊】「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食物之重要,並非只因為維持人類生命之基本需要;而是咀嚼細味的過程中,突破口舌形體界限,滲透血肉肢體飲食... 詳情
文言範文﹕《荀子‧勸學》(節錄)內容分析
【明報專訊】《荀子‧勸學》(節錄)各段均有不同的重點,以下我們將會用列表方式,跟大家探討當中的內容要點。 ◆第一段:學習的意義 ... 詳情
5**寫作﹕「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看處世態度。
【明報專訊】我們的人生有着各種際遇,但經過各種跌碰磨練後,卻漸漸聽到「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句話。不爭第一,以免爭個焦頭爛額;也不做最後,... 詳情
【明報專訊】審題時必先了解「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此處世態度的含意,「第一」與「最後」兩方面皆需着墨。作文時需展示自己對題目的了解,並直接回...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