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黑洞別有洞天
【綜合報道】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指出,落到黑洞中的物質,有可能離開黑洞,甚至出現在另一個層面和宇宙中。霍金這項新理論,推翻了外界對黑洞原有的認知。
傳統上,物理學家和一般人對黑洞的認知是,根據廣義相對論,任何掉到黑洞中的物質都會被黑洞中強大的萬有吸引力摧毀,永遠消失。但是,科學家認為,根據量子力學定律,落入黑洞的物質的物理資訊並不會消失,並把這種矛盾稱為黑洞資訊悖論。
霍金25日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演講時,就此提出新理論,試圖解開困惑科學家多年的謎思。
畢生致力黑洞研究的霍金表示,落入黑洞的物質,是有可能離開的,甚至進入另一個宇宙層面中。
霍金指出,被黑洞吞噬的物理資訊並非像我們想像的掉到黑洞裏,而是落入在稱為「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的黑洞邊緣區域內。霍金說,這些資訊可能會隨着輻射離開黑洞,重新跟我們的宇宙融合;而如果黑洞夠大,部分資訊更有可能進入另一個宇宙或層面,並保存在那裏。
不過,這些資訊沒消失,並不代表能夠回復原狀。霍金形容,這種情況,就像一本被火燒過的百科全書,技術上資訊並沒遺失,但極難讀取。
霍金告訴聽眾,透過這項演說,他要傳遞給大家的是,「黑洞並非如同我們一度認為的,是一個永恆的監獄。」
霍金笑言,如果有人感到自己被困在黑洞裏,「不要放棄,仍有出路的。」霍金此一新論,被視為是他過去曾指出,物質和能量落入黑洞中一段時間後,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的進一步闡釋,對黑洞資訊悖論研究具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