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海外多國淪性交易受害者
【綜合報道】近日,被拐女郜艷敏成為鄉村女教師、被評為感動人物、被拍成電影的舊聞再次成為網絡熱點的同時,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7月27日發布的2015年度人口販賣問題報告顯示,中國女性在海外多國和地區淪為人口販賣和性交易的受害者。從2001年開始,美國國務院已經連續15年發布該報告。
美國國務院報告指出,中國男性、女性和兒童在海外多國淪為強迫勞動和性交易的受害者。人口販子通常通過虛假的工作機會和強迫手段,從農村地區招募女孩和年輕女性。人口販子通過收取高額交通費用、扣押護照,限制她們的人身自由,迫使受害者賣淫。被強迫賣淫的中國女性和女孩遍及世界,包括主要城市、工地、邊遠的工礦和伐木場,以及中國勞工高度集中的區域。
澎湃新聞通過關鍵詞搜索方式,在美國上述報告中不完全統計發現,人口販賣和性交易的中國女性受害者涉及海外約41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比利時、文萊、智利、赤道幾內亞、斐濟、法國、幾內亞、加納、希臘、香港、匈牙利、冰島、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韓國、老撾、澳門、馬耳他、馬紹爾群島、新西蘭、巴基斯坦、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所羅門群島、西班牙、蘇里南、南非、台灣、泰國、東帝汶、多哥、烏干達、烏拉圭、贊比亞等。
報告顯示,中國受害者被販賣到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中國人口販子的參與。以安哥拉為例,美國報告指出,「在安哥拉建築領域經營的中國公司招募中國男性工人,一些人遭遇強迫勞動;同樣的欺騙手段也被用來招募中國女性,然後強迫她們賣淫。」「一些中國女性被中國黑幫和建築公司以承諾提供工作為誘餌招募,隨後被扣押護照,關在武裝人員看守的高牆大院裏,強迫賣淫來償還她們的交通費用。」
報告還顯示,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一些馬來西亞和中國伐木公司、外國商人安排一些外國女性持偽造觀光和商務簽證入境——其中多數女性來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和菲律賓——一旦入境,就被轉交給人販子,拉到伐木場和工礦上,以及漁場和娛樂場所,被迫賣淫、做家庭奴僕。
有不少受害者陷身於當地娛樂觀光產業。報告指出,「主要來自菲律賓、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持有E6-2娛樂簽證的女性,成為(韓國境內)鄰近港口和美軍基地的娛樂場所的強迫賣淫受害者。」「一些越南和中國女性與女孩,以及來自老撾的女孩和男孩,通常被販賣到老撾的大城市,或者邊境地區、賭場,或者特別經濟區,以滿足亞洲遊客和外來勞工的需求。」
報告指出,在贊比亞「中國人販把中國女性和未成年女孩騙到盧薩卡的妓院和按摩室淪為性剝削對象。人販子利用偽裝成旅行社的幌子公司,在贊比亞中間人配合下,誘惑中國受害者。」
報告又顯示,澳門的受害者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很多是從內地省份前往廣東尋求更好工作機會的,「中國、俄羅斯和泰國犯罪集團在為澳門性交易產業招募女性。」
在南非,中國人也涉足針對亞洲人的性交易和人口販賣。「官方確認中國受害者有所增加,但泰國女性仍是最大的受害群體。」
上述美國報告顯示,除了以海外務工為誘餌導致受害者受騙外,還有部分中國受害者是通過跨國婚姻出境,遭遇強迫婚姻,最終被強迫賣淫。「來自中國、越南、泰國、菲律賓和柬埔寨的一些女性,通過跨國婚姻中介被招募到韓國,嫁給韓國男性,一旦抵達就淪為強迫賣淫或者強迫勞動的受害者。」
報告還顯示,外國女性被販賣到中國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海外新娘販賣,海外新娘受害者來源國包括緬甸、柬埔寨、朝鮮、老撾、馬達加斯加、蒙古、越南等。另有部分被拐騙至中國的女性受害者來自格魯吉亞、盧旺達、坦桑尼亞、津巴布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