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女足在加拿大世界盃上勇闖八強,女足姑娘們艱苦的處境又開始引發國人關注。而在南半球的澳洲,關於改善女足姑娘待遇的呼籲同樣強烈。
本屆女足世界盃上,澳洲隊歷史性地闖入八強。尤其是在十六強賽中,她們1:0戰勝世界勁旅巴西隊,這是澳洲成年足球隊在世界盃淘汰賽歷史上的首場勝利。
然後佳績的背後,是男女足在待遇上的巨大差距。據澳媒體披露,女足球員每場比賽的收入為500澳元,另加150澳元津貼。而男足的收入為每場6500澳元,另加商業收入及贊助收入的分成。
縱觀澳洲體壇,曲棍球是澳體育界男女收入平等的典範,曲棍球協會與男女隊均簽訂了同等的工作合作,確保「同工同酬」。女子曲棍球隊的平等地位得益於她們在國際賽場上的強勢表現,在1988年至2000年四屆奧運會中,她們贏得了3次冠軍。
澳洲男女板球的收入差異甚至超過足球。根據現在的合同,女子板球隊球員年收入在22850至54600澳元之間,而男球員的收入最高可達到200萬澳元。
澳洲足協在最近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女足世界盃投入巨大,確保女足全力備戰,並希望借着世界盃的強勢表現,改善目前女足姑娘的收入狀況。
聲明指出:「足協為備戰世界盃投入巨大,這顯示了我們發展女足運動的決心。全隊為了備戰世界盃在一起訓練了5個多月,訓練的結果在球場上體現出來。世界盃上的成功為姑娘們開啟了參加世界大賽的大門,她們的收入也會隨之增加。」
澳洲女子體育協會發言人埃文斯認為,澳洲足協正在改善女足的收入水平,但步伐還是太慢。
埃文斯說:「對比男足的收入,我相信最理智的人也會大吃一驚的。女足沒有全職工作,足球不能讓她們養家糊口,我記得幾年前巴比裏(澳女足守門員)不得不靠販賣自己的紀念品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