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早前港台節目《鏗鏘集》一集〈功課奴隸〉,講述小學生如何每日花兩三小時做功課,在旁「監督」的母親同樣飽受壓力,節目在家長間引發不少迴響,紛紛慨嘆要跟隨教育制度逼迫孩子。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副系主任許景輝稱,小學生每日花1.5小時做功課已是「好頂籠」,學校應反思是否要如此依賴功課去評估學生表現。許說,將評估過程融入課堂教學,學生才有望不再做「奴隸」。 〈功課奴隸〉片中,有小學生說做功課從未快樂過,又有學生放學後要跟功課搏鬥,多次懇求母親讓他休息;不少家長看過後,在網上稱看到心痛落淚,有人稱為避過功課壓力,不希望子女讀名校。 教師依賴功課作評估 許景輝說,小學生由起H上學到下午回家已花上最少10小時,若再花多於1.5小時做功課就相當辛苦。他認為功課多的原因是教師太依賴以功課評估學生能力,但其實課堂教學已應達此目的。他舉例,有小學在小二中文堂教《狐狸和貓》課文,不要求學生背誦課文,而要他們利用「故事地圖」策略,預測當中人物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歸納人物性格及作評價,以及分享意見。教師會鼓勵學生討論「你認為狐狸這樣做對嗎?為什麼?」,讓他們做角色扮演、寫故事結局等,這些都有助評估學生表現;教師再提供回饋,提供改善建議等。 倡推學習導向評估 許說,若學生上課只聽書,沒機會實踐所學,但回家後父母要教孩子做功課,雙方壓力都會大。相反,學童在校參與「學習導向評估」(Learning Oriented Assessment)活動後,回家在父母協助下再做類似活動,就容易鞏固所學。 談到「學習導向評估」活動,不少教師都慨嘆課程多、「教唔切」,難抽時間落實。許說這要靠小班教學配合,學校亦要「睇R食飯」,「是否個個星期都要默書?知道英文生字大概的拼音和意思便可,學生之後會自行修正串法」。他說,艱深功課無助培養叻學生,深層學習應是由學生反思自己對課題有多少掌握、主動閱讀課外書增值;師長也應記住,成績好並非教育唯一目標,還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同理心,令他們活得快樂。 余諫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