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提起「垃圾」,大家多會想到紙巾、果皮和膠樽等。垃圾可以廣泛定義為人類各種活動產生的廢棄物,其實可以是氣體、液體和固體的。因此除了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紡織工廠排出的污水、煤電廠煙囱排出的黑煙、建築工地的廢棄材料等都是垃圾,人類對垃圾最常用的處理方法有3種﹕回收、堆填或焚燒。政府或業界多採用安裝淨化裝置以及源頭減廢來控制工業垃圾。然而還有一些垃圾,看不見摸不着,一般的處理方法都解決不了,自由游走於環境中。
有機污染物難以分解 危害深遠
這些看不見的垃圾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難以降解,容易擴散及停留於環境中。科學家命名這些物質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它們存於世界各個角落如水中、空氣中、土壤中,無處不在。它們比普通垃圾的分佈更加廣泛,但是因為肉眼看不見,才不被公眾熟知。
比較一般我們熟悉的固體垃圾,POPs這種垃圾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更大。POPs是有機物,極為容易和同為有機物的人體蛋白結合,破壞人體器官功能,最終對人體造成傷害。二噁英(dioxins)在POPs中最臭名昭著,號稱世界上最毒的化學物之一。二噁英可以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並導致細胞癌變。POPs可以有多種進入人體的方式,例如透過因火山爆發或山火而釋放到空氣中然後被人體吸入、甚至透過食物被人體吸收等。POPs也可以因飼料被污染而在家禽體內累積,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對健康的危害也會隨食物鏈逐級累積而加大。
存於環境食物鏈 直接威脅健康
看得見的垃圾人類可以想辦法處理,但對看不見的垃圾卻大多束手無策。普通的垃圾如膠樽、紙屑等可以回收再用,一些固體垃圾還可以通過創意改造成裝飾品,但是像POPs這樣的垃圾卻是無法回收再用,只能留在自然環境和生物體內。不同於果皮和其他有機垃圾,POPs具持久性,可以在環境中長存,不會自然降解。以殺蟲劑DDT為例,它可以在土壤中殘留長達10年以上。而一些見於防水物料的全氟化合物(PFCs),可能在環境中殘留上萬年。目前沒有有效辦法消除存在於環境中的POPs,只能從源頭上控制這些物質的使用。
POPs無法回收再用 只能源頭減產
除了對環境及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外,POPs轉移快速,令分佈更廣。POPs有半揮發性,能夠從土壤、水揮發到空氣中,並以蒸氣的形式存在於空氣中或附在大氣顆粒物之上,這個特性讓它們可以在全球流動,而且可以隨水流、空氣長距離轉移。即使是人類無法到達的原始森林,都可能存在POPs。以PFCs為例,科學家已經在北極熊的體內檢測到它。
關心環境的人如果看到溪流裏的膠樽會感到心痛,並主動用一己力量去清除垃圾,但看不到的垃圾卻是一直被忽略。其實考慮到它們的毒性和難降解的特點,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些看不見的垃圾。其實大多數POPs 本來並不存在於世界上,是人類為了滿足各種需要而創造合成的。以PFCs為例,它肆無忌憚的擴散源自人類對防水功能的渴求。我們應該多多關注這些持久的垃圾,盡量不要購買含有這些有毒物質的消費品,為自己的健康、為環境承擔責任。
■知多點
二噁英的環境影響
二噁英又名呋喃,是無意產生的副產物,源自不完全燃燒的熱生產工序、有氯工業工序及天然過程如山火和火山爆發、含有某類塑膠(如聚氯乙烯)廢料的不受控制燃燒(如露天焚燒)、某些除害劑和化學品的製造、某些類別的金屬再造工序及製造紙漿的氯氣漂白過程,均會向大氣和水環境釋放二噁英。另外,汽車廢氣、燃點的香煙、燃燒木料及煤所產生的煙中亦含有二噁英。空氣、水、沉積物、土壤、植披和食物(奶製品、肉類和海鮮)中都有檢出二噁英,經食物可進入人體。而在受污染泥土、沉積物及生物體內錄得的污染濃度相對較高,空氣及水中的含量則極低。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羅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