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分析公開試跟「單元」的關係,發現通識科公開考評的確與「單元二﹕今日香港」的關連較大。不過即使同學變身「單元二專家」對單元二議題瞭如指掌,又是否代表同學已掌握通識公開試考試的秘訣?
當然不是。除了單元議題外,還有其他學習重點值得同學注意。
以「單元」「議題」為重心的盲點
通識學習確以「議題為本」,不過如果過分茩孩傢D記誦,不一定是好事。首先,同學不妨再度回顧2015年通識考評的題目。
(見表)
就上述題目議題的分佈,可見若同學過分重視單元二會得不償失,只能在卷二發揮。除此以外,同學也許會發現另一盲點——公開試考題不一定會考上一年度的所謂熱門新聞。除了「香港新聞自由」一題外,2015年的DSE題目均未算為2014年的焦點議題。
因此,有同學會認為自己「貼錯」題目。無他,因為這些同學只將溫習重點放在上一年的熱門時事當中。這亦輕易反駁「通識科僅是熱門時事討論科」的批評,就2015年公開試題目而言,明顯並非如此。
資料解讀及題目理解
就2015年通識公開試題目,除了議題外,同學亦要注意如何有效解讀資料。例如作答卷一第1題及第3題前,同學均要解讀大量資料。在回應第1題前,同學要閱讀4則資料,而在第3題,同學亦要先閱讀整整一頁多的資料,包括較為複雜的圖表。
在解讀資料後,同學不能忽略解讀題目提問詞語,以就提問方式適切地回應問題。
例如,卷一第1題同學要連續回應a、b、c三條互有關連的分題。同學回應a題後,在b題要就a題答案作出延伸討論。而在回應b題後,同學在c題再度需要就b題答案回應c題。因此,如果同學一開始未能好好回答a題,就很難在b題及c題有更好的發揮。怪不得有同學說﹕卷一第1題像要回答一題整整17分的題目,而非分別為5、6、6分的3條題目。
下期會繼續與同學探討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