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聯合國設於東京的聯合國大學(UNU)發表「2014年度環球電子垃圾監察」(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4)報告,指出2014年全球丟棄共4180萬噸電子垃圾,中美兩國共佔32%,但挪威人均製造量最多,每名國民約達28.3公斤,其次是瑞士和冰島,美國為22.1公斤,中國則為人均4.4公斤。報告預計全球電子垃圾到2018年會增加到近5000萬噸。 電子垃圾逾千萬噸 回收僅16% 製造量大,但電子垃圾回收再用率不足16%,只有約650萬噸。報告說這些垃圾倘能妥善回收應用,其實涉及約4056億港元「寶藏」,例如手機等垃圾堜狶t的黃金估計達300噸,相當於2013年全球黃金產量的11%,另藏有1000噸銀,1650萬噸鋼鐵等。現時這些金屬資源均被平白扔棄。 電子垃圾同時含有分量驚人的毒素,包括220萬噸鉛玻璃(即人造水晶)及4400噸足以破壞臭氧層的化學氣體。電子產品內的汞、鎘等重金屬或化學物會滲入泥土和地下水源,倘經受污染飲食進入人體,可損害肝、腎功能和智力發展。 英研究:23%維修後可再使用 報告批評一些發達國家有商人以非法渠道把電子廢物運往尼日利亞和加納等非洲落後地區,只為掩耳盜鈴,並非解決問題。 聯合國大學校長馬隆(David Malone)說﹕「環球電子垃圾構成貴重的『都市礦藏』,是循環再用物料的巨大庫藏,同時所含的有害物質又形成了必須謹慎管理的『毒礦』。」人類物慾與電子產品壽命愈來愈短均為大量電子垃圾積聚的重要原因。 英國政府資助的鼓勵回收組織Wrap曾作研究,顯示都市收集的電子垃圾有23%其實只要稍加維修便可再使用。 ——節自〈全球電子垃圾含300噸黃金回收不足16%〉,《明報》,2015.04.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