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8億元 農村豪墓似天壇
【明報專訊】近日,記者來到武漢市新洲區汪集鎮,探訪一處網上盛傳的「豪華公墓」。公墓距離鎮中心約1公里。紅牆大院內,仍在施工。入口處的兩側,是兩幢對稱的徽派建築,雕樑畫棟。一名施工人員見到記者後感嘆:「多少人活着的時候,也住不上這麼氣派的房子!」
往裏走,正面是壯觀的「天壇祈年殿」,在幾十米高、可拾級而上的建築上,聳立着複製版「天壇」。「天壇」兩邊,各有一座高高的佛塔,形似山西的應縣木塔。在公墓主體建築的中央部位,有一座四面觀音像,連基座有四五層樓高,細看像海南三亞的「南海觀音」。
再往前走,還可以看到一座天壇式建築。兩座「天壇」,隔着中間的觀音像,遙相呼應,十分氣派。對比之下,公墓周邊的農舍更顯低矮。
據管理人員介紹,該公墓佔地400餘畝,2010年獲民政部門批覆後開工,總投資8億元,今年可全部建成。該公墓的理念是「打造全國首個格位式公墓」,格位室就位於記者看到的天壇、佛塔等景觀下面,每個格位的截面約0.2平方米,共40萬格。「這個公墓看起來確實豪華,但價格卻是平民化的,並不貴。」
「平民化的價格」到底是多少?對方稱,目前的初步意向是每格1萬元,有的可能2萬元,有的也可能更低,由於公墓還沒有正式開售,所以價格沒有最後敲定。
一個骨灰格位售價1萬至2萬元,算平民化嗎?周邊村民告訴記者,他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家裏還有日常開銷,還有孩子上學,是拿不出錢來買這些墓位的。與城區房價相比較,一個0.2平方米的公墓格位1萬至2萬元,每平方米的價位就是5萬至10萬元,這已遠遠超過高檔商品房的價格。
「羊毛出在羊身上。說白了,公墓建得愈氣派,攤到購買者身上的成本也就愈高!」有人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