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加坡雖是小國,但一向重視外交,自冷戰時期立國起,新加坡一直在大國間左右逢源,與美國、中國和印度等都保持良好關係。新加坡的外交成功,離不開李光耀與外長拉惹勒南(S. Rajaratnam)等開國元勳的戰略眼光。李光耀的為人處事雖被不少人批評,但也受到許多人尊崇,美國總統尼克遜生前曾表示,李光耀若生於其他時代和地方,有可能得到相當於邱吉爾等英國名相的國際地位。 親近美國 制約區內共產勢力 新加坡立國之初,時值共產主義擴張的年代,外交安全戰略以制約區內共產強權為圭臬。這解釋了新加坡為何一直與美國關係密切,並支持美國在亞太地區保持軍事存在(該國本身就是美軍第七艦隊後勤隊伍和第497戰機訓練中隊的駐守地)。新加坡得以成為區內軍事強國,亦離不開美國的支援。 同時,新加坡又與以色列和台灣保持緊密的軍事合作關係,不時購入以色列的高科技武器,但因顧慮區內伊斯蘭國家反應而保持低調。李光耀1974年訪台時則向蔣介石提出新加坡土地狹小,請求台灣借出地方訓練士兵獲允,翌年與行政院長蔣經國簽署「星光計劃」,星洲士兵可輪流往屏東恆春接受訓練,至1990年與台灣斷交後依然未斷。不過新加坡近年亦疑顧慮北京壓力,開始拒絕讓台灣年度敦睦演習的艦隊在該國補給。 「星光計劃」 向台灣借地練兵 重視實用主義的新加坡,除了反共綱領外,並沒有拒絕與華打交道。儘管新加坡很大程度上依賴出口美國消費者市場來成就經濟奇蹟,但隨茪什磡M其他亞洲國家經濟轉強,新加坡亦致力開拓對華經貿合作。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去年在《金融時報》的文章提到,亞太地區典型政商皆成功的國家,無一不是與華府有強力政治和安全關係,同時與北京建立穩健經貿關係,文中提及的例子就包括新加坡。 新加坡曾被印尼前總統哈比比諷刺為只是地圖上的「小紅點」,但星洲政壇對此不以為忤,反而不時以此自勉。李光耀在2009年演講時說﹕「我們是小紅點,但我們是特別的紅點。我們聯繫全世界,扮演特別角色。我們不會落入任何人的操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