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習近平上台以來,全國的維穩總開支就消失於公眾視野,披露的中央維穩預算資料一年少過一年,原本70多頁的財政預算報告被刪減至三四十頁,很多細節不再交代。
本文將會拆解維穩費的結構,希望從已公布的局部維穩數據中,還原整條維穩大數的原貌,大家或可從這項財政承擔,明白中央對國家安全局面的評估。
維穩費,即中國官方所指的公共安全開支,用途除了涵蓋武警、公安、檢察、法院等支出外,財政部解釋它還包括了公共衛生、公共交通及建築等領域的安全,將其稱為維穩費是偷換概念。
不過,以2014年中央本級維穩預算為例,其中77%預算用於武警,12%用於公安,2%用於緝私、司法、檢察和法院身上,餘下的9%則用於其他方面。
至於維穩費的財政構成方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兩者相加等於全國維穩費。一般而言,全國維穩開支中,七成多由地方承擔,兩成多由中央負責。在中央預算方面,則再分為中央本級支出和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有關結構,見附表一。
中央本級支出,即中央政府本級事務所需的支出。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即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補助資金,可以是一般性或專項的轉移支付。
近年,內地維穩費的公布,披露的信息量一次比一次少,由全國維穩總預算的大數略到中央預算,再簡化至只有中央本級支出,由森林變成樹木。
財政部長樓繼偉解釋,「去年的預算報告中,大口徑是本級加上轉移支付給地方的公共安全支出。今年表達了中央本級的公共安全支出。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去年從220項減到了150項,今年再減到100項左右。一些原來列為專項轉移支付的不再列了,相應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由地方更為自主地安排。」
樓繼偉的言下之意是說,以往給地方的公共安全轉移專項,現在變成一般性轉移,可用於其他用途。不過,筆者相信在國家安全至上、與西方普世價值對壘、新疆問題、對內地維權活動的持續打壓,地方政府承擔的維穩費很難減少。
由於維穩數據只餘中央本級支出的細項,筆者嘗試找出它與全國維穩預算的關係,從而還原一條大數(見附表二)。
從公開的維穩預算數據,大家可以梳理出中央本級支出與整條大數的關係。
原來中央本級支出,相當於全國維穩預算的15.9%至17%,而這個佔比只有增加,沒有減少。
假設今年中央維穩的本級支出同為全國大數的17%,那麼,一條維穩大數的方程式將會如下:
2015全國維穩預算×17%=中央本級支出(1,541.92億元)
那麼,只要將1,541.92億元╱17%=2015全國維穩預算
由此推算,今年全國維穩預算,很可能高達9,070元億人民幣,增幅達11%,比今年的軍費預算的8,868.98億元還要高(今年軍費增幅10.1%)。
倘中央本級承擔增至18%
開支則低於軍費
如果此推算正確,那麼今年的維穩費將首次突破9,000億元大關,亦是連續5年維穩費超過軍費。
當然,如果今年中央本級的維穩承擔上升為總體的18%,那麼全國維穩開支則只達8,566億元,增幅為5%,規模和漲幅都低於軍費。
人民不是敵人,將人民當敵人,只會自製更多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