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於2008年推出元朗至南生圍單車徑的工程項目簡介,至今醞釀逾7年,結果胎死腹中。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分析,該項目的「死因」,是環評報告生態評估部分太粗疏,難以通過環諮會。據本報了解,政府撤回環評報告後,曾多番修訂走線,但仍沒有把握通過報告,特別是生態部分,因此擱置工程。 政府於2008年的最初建議,是於元朗工業h北面、即污水處理廠位置,興建一條約百米長橋樑,橫跨山貝河至南生圍,惟遭香港觀鳥會反對,指橋樑走線位於山貝河及錦田河交界,會影響大量雀鳥棲息。2013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向環保署提交環評報告,將跨河橋樑南移約1公里。報告顯示,該處只有鷺鳥出沒,生態價值不高,但被環諮會環評小組委員質疑太粗疏,未能成功闖關。 環評報告6個月僅調查9次 李少文翻查環評報告後發現,顧問於2008年10月至09年6月期間只做了9次調查,每次10分鐘,每次記錄得到的雀鳥數量由3至75隻不等,雀鳥品種最多只有10種,絕大部分都是常見的小白鷺、大白鷺、灰鷺等,只有1月份調查錄得一隻瀕危的黑臉琵鷺。不過,長春社近年冬季都有不定期到當地觀察,均發現擬建橋樑位置,有大量中型水鳥棲息覓食,包括黑臉琵鷺、區域性關注的黑翅長腳鷸及反嘴鷸,以及潛在區域性關注的紅嘴鷗。 至於西貢段單車徑,土木工程拓展署曾研究多個走線方案,由於部分擴闊單車徑進入郊野公園範圍,沿西沙路需要砍伐逾1600棵樹,部分路段坡度逾10度,較運輸署標準3度高出甚多,故決定取消興建該段單車徑。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質疑,署方是否已想盡辦法解決問題,認為政府不應太早放棄,應提出其他走線及紓緩措施諮詢公眾,並與環團商討,尋求可行方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