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兩前外相中計 允收錢疏通生意
【綜合報道】英國傳媒派臥底記者扮成虛構香港公司職員,揭發兩名仍活躍於政壇的前外相聶偉敬及施仲宏願意收取酬勞,運用個人政治影響力向為私人企業擔當說客,影響政府決策。面對利益輸送質疑,聶偉敬及施仲宏均否認行為不當,但已分別被所屬保守黨及工黨暫停國會黨職。
《每日電訊報》聯同第四頻道時事節目Dispatches,派出記者假扮虛構香港公司PMR的職員,接觸12名現任國會議員,宣稱PMR擁有「一筆錢」,希望延攬「具影響力的英國政界人士加入公司的顧問委員會」,結果得到在貝理雅政府當過外相的施仲宏(Jack Straw)及曾任馬卓安政府外相的聶偉敬(Malcolm Rifkind)等約半數人表示可以有償襄助。
在歷時數月攝製的專題節目《求聘政客》(Politicians for Hire)裏,施仲宏向臥底記者宣稱自己以每年6萬鎊(約71萬港元)的報酬,幫過在烏克蘭設煉糖廠的一間公司修改歐盟法規,並軟硬兼施說使烏克蘭總理撤回一條法例。他強調自己收費合理,「我演說或做別的事情一日收5000鎊(近6萬港元)」。
聶偉敬稱可接觸全球英大使
聶偉敬則宣稱可隨時接觸任何英國駐外大使,並可替企業寫信給高官。他擔任議員年俸為6.7萬鎊(近80萬港元),但他形容自己屬「自僱」,「無人發薪給我,我得自己賺錢」,一般半日收費「介乎5000至8000鎊(9.5萬港元)」。
施仲宏與聶偉敬均為英國政壇舉足輕重人物,前者除任外相外亦曾任內政大臣與司法大臣,外者則為香港回歸前最後階段中英交涉要員,現任國會情報及保安委員會主席。監察國會人員操守的「公職標準委員會」前主席格雷厄姆(Alistair Graham)表示,關注聶涉嫌出售「大量通訊名錄」,而施仲宏利用議員辦公室洽談生意則涉嫌違反議員守則。
兩人否認犯錯 施仲宏不再選議員
聶偉敬昨表示「沒有做不可告人的事」,辯稱約200名國會議員都有生意利益,他個人每項收益都詳列於「議員個人利益登記冊」。施仲宏自認墮入記者圈套,但否認行差踏錯,辯稱自己是在談論今年稍後卸任議員後獨立工作。他已表明5月不再競逐連任議員。
《每日電訊報》繼續報道前外相施仲宏的收錢風波,指施仲宏承認協助傢俬公司Senator International多年,確保獲得政府合約,而對方邀請施仲宏卸任國會議員後,擔任該公司顧問。施仲宏及涉事公司分別回應報道,前者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後者承認曾找施仲宏幫忙,但強調並非靠他取得政府合約。
施仲宏稱協助Senator International,全因對方在他的選區聘請了很多人,故他的協助「完全恰當」。其發言人表示,施仲宏提供協助,並非期望能獲得任何工作或金錢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