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周有消息稱中國將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之際舉行閱兵式後,這場「首次在10月1日國慶節之外舉行的閱兵」引來大量議論和猜測。
「震懾日本」 日媒警惕
《環球時報》報道,對於這次閱兵,日本媒體尤為關注。時事通訊社27日稱,牽制日本是中國舉行閱兵式的一個目的。有看法認為,中國意在通過舉行閱兵式等行動來展示軍事實力,達到「震懾日本,向世界宣示中國維持戰後世界秩序的堅定決心」的目的。中國上次閱兵是2009年國慶節。中國這次打破慣例在抗戰勝利日舉行閱兵儀式,包含了政治意義和目的。
「中國罕見地在國慶節之外舉行閱兵式」,日本朝日電視台網站27日以此為題稱,中國領導人將打破常規罕見地舉行非國慶節閱兵儀式,除了向國內外表明共產黨牢牢掌控軍權外,還有牽制日本的目的。
《產經新聞》稱,中國領導人將於9月3日前後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並邀請外國首腦到北京出席閱兵儀式。據稱在今年的閱兵式上,可能會展示解放軍最新武器。《東京新聞》稱,中國邀請外國首腦觀看閱兵式是史無前例。
「閱兵並不是什麼專門針對日本,現在日本確實鬧得比較厲害,中日關係比較緊張,閱兵有沒有震懾日本的意味?當然有,但絕不止如此。我們不會僅僅為了一個日本就搞一場這麼大規模的閱兵,這降低了我們閱兵的意義。」中國海軍少將楊毅2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過去十年一次的閱兵,在大國裏相比而言是比較少的。這次正好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但它會不會成為一個慣例現在還不太好說。將來閱兵的周期縮短,增加閱兵次數,可能會成為一個新常態。
將來可能縮短閱兵周期
崑崙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解放軍少將宋方敏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現在東海地區出現新的緊張局勢,而日本是主要責任國。中國組織閱兵對日本是一種姿態,表明中國沒有忘記歷史,永遠會為了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與法西斯戰鬥到底,這對軍國主義復活的逆流也是一種警告和宣示。但閱兵更多的是紀念一種團結戰鬥的精神。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海東說,現在一些國家尤其是日本對於戰後國際秩序不滿,對其加以挑戰,這是二戰中付出巨大犧牲的國家所竭力反對的。閱兵更大程度上應該說是中國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堅守,是外交上非常重要的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