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手術「死亡比例」 北區最高瑪麗最低
【明報專訊】醫管局公布每年一度的公立醫院外科手術表現,北區醫院「緊急手術」的「病人實際與預期死亡比例」最高,成為唯一「表現遜色」的醫院,而瑪麗醫院則表現最好。報告認為醫院當值人手愈不足,緊急手術表現愈差。聯合醫院則成為唯一在「預約手術」方面「表現遜色」的醫院。
醫管局昨公布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17間公立醫院外科部門於前年7月1日至去年6月30日間共做了逾2.4萬宗大型及超大型手術,當中三成屬「緊急手術」,整體術後30日死亡率按年不變,維持7.7%;至於「預約手術」死亡率則為0.5%,兩者皆是6年來最低。
分析指與當值人手直接有關
在13間提供「緊急手術」的公院中,北區醫院的實際與預期死亡比例屬最高,達1.24%,比例高於1%,即死亡數字高於預期,是唯一被評「表現遜色」的醫院;而瑪麗醫院則是唯一被評「表現出色」的醫院。
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賴寶山稱,數據分析顯示緊急手術死亡率與外科醫生當值人手不足有直接關係,其中北區醫院當值醫生做手術比例亦高於其他醫院,瑪麗則相對較低。賴又稱,他到北區醫院視察發現,該院接收的跨境病人比威爾斯醫院多,且北區較多老人院,相信病情較重會影響手術成敗。
預約手術聯合醫院最差
至於「預約手術」方面,聯合醫院今次成為唯一「表現遜色」的醫院,實際與預期死亡比例達1.79%,惟報告未解釋當中原因;至於東區醫院則為唯一「表現出色」醫院。
賴寶山稱,今次是歷年最少「遜色」醫院的一次,但他拒絕為其他醫院排名,又指不希望「嚇走」北區病人到其他地區求診。多年被評表現「遜色」的屯門醫院今年沒再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