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批前朝開發土地慢
環團聯署指混淆視聽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預測未來10年,政府手上土地可應付25.4萬個公營單位供應,未來3至4年一手私宅供應量亦為7.4萬個單位,是有紀錄以來新高。不過,他暗批前兩任政府在97金融風暴後減慢開發土地、「為改善居住環境,把大量土地規劃為非發展用途,包括郊野公園」,造成了近年房屋供應嚴重不足。他指市民要做土地抉擇,加大土地供應。
環團:郊野公園早劃定
不過,6個環保團體包括長春社、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等昨日聯署,指梁振英混淆視聽,把土地不足的問題推卸給環保團體。他們解釋,1997年後,本港劃定郊野公園只有龍虎山郊野公園和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分,兩者早在1993年定為郊野公園選址,故和亞洲金融風暴絕無關係。
梁:未來4年私宅供應新高
環團又指出,本港房屋問題牽涉地產商囤地、丁屋政策、軍事用地,棕地利用和政府規劃不當等,若將問題簡化至郊野公園,是扭曲事實,意圖將房屋問題和環保對立。
梁昨在新一份施政報告,總結半屆任期所推動的短中長期土地規劃,包括未來長期要積極開發東大嶼山、在新界有6個新發展區或發展地點、改劃150幅地皮等(見表)。他預算,未來10年,政府土地供應25.4萬個公營單位供應,未來3至4年一手樓供應量為7.4萬個單位,是有紀錄以來新高。
不過,施政報告指出,「城市規劃和土地供應,不應只顧及有能力以高價置業的人,更要照顧因房屋短缺而面對住屋困難的普羅大眾。」梁重申,最迫切關注是加大和加快土地供應,解決房屋問題。
人口增長緩 學者質疑需要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不同意梁的說法,他指本港10年內的48萬公私營房屋供應,現有大部分短期土地規劃已能滿足,而政府提出未來檢討約300公頃的棕地,已足夠數以十萬計的人口居住,可應付第二至三個10年所需,質疑為何在人口放緩增長下,仍要大量開發新界土地,甚至逾千公頃的東大嶼人工島,是否有合理的人口數據可支撐。他建議政府先擱置部分計劃。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