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上學、工作、開會或聆聽別人長篇大論的演說時,不少人都會出現心不在焉的「夢遊」情況。早前有知名藝術家來港示範如何於夢遊時創作畫作,引來一時哄動。到底夢遊時是否有意識?睡夢時腦部又會否有特別的運作,有助啟發人類潛能?可從入夢的一刻說起。
撰文:黃智豪
攝影:鄭樂天、周耀恩
部分圖片︰getty images
夢遊行為無記憶
於夢遊中創作畫作,看似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現實中卻並非沒可能。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陳仲謀指出,夢遊是睡眠時常見的狀況之一,通常維持一兩分鐘,行為以步行、進食等為主,但外國也曾有案例指,患者於夢遊時竟然步行到幾公里以外、一個陌生人的家中行兇殺人。由此可見,夢遊也有可能維持較長時間及進行較複雜的事情。
夢遊的發生,主要是由於人體的「禁止機制」失衡所致。當人於清醒狀態,腦部意識可自由控制肢體活動,但在入睡後,為了避免於發夢時作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腦部會啟動「禁止機制」,以制止夢境中的意識控制肢體活動。但若然腦部發展未成熟,或受到外來因素干擾,禁止機制有可能未必完全中斷發夢時的肢體活動,導致肢體可受夢境支配,而作出種種活動行為。陳仲謀說︰「有可能只是輕微手腳擺動,或者於房間內來回行走,嚴重些會到雪櫃拿食物吃,部分人甚至會與人說話、大聲叫喊等。不過,夢遊人士即使夢遊時張開眼睛,其意識仍處於夢境之中,因此事後有機會完全忘記夢遊時的行為。」
未必需治理
陳仲謀續指,兒童腦部發展未成熟,易因上述機制不協調以致夢遊。此外,長期有精神壓力、飲用酒精和服用藥物後,都會增加出現夢遊的機會。但由於夢遊屬於一種徵狀而非疾病,若然次數不太頻繁,對日常生活並無影響,只需注意夢遊時的安全,基本上毋須治療。然而,假如出現次數較頻繁,同時對生活構成影響,一般情況下亦可用鎮靜類藥物,減少夢遊次數。「如家人有夢遊,首先應留意門窗是否穩妥或鎖好,其次將家具尖角包裹,以免碰撞受傷。」近九成兒童患者可於十年內回復正常,不過如果成年後情況仍無改善,則可能需進一步檢查,了解是否由嚴重疾病所致。
發夢開啟創意之門
至於夢遊時或發夢時,是否有助啟發個人創作潛能,腦內科醫生鍾鎮邦認為,腦部是個非常神奇的器官,具有非常大的彈性,撇除基因和先天因素,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學習模式和所受的訓練,都會影響到腦部成長後的功能偏向。例如科學家、醫生、律師等長年需要背誦大量資料的人士,其腦部前額葉的抑制效果會較強,因前額葉負責抑制人腦出現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當抑制程度愈強,腦部的創新和創作能力會變得愈弱。相反從事創作或藝術工作者,其腦部前額葉的抑制功效較弱,因此他們更易創作出新穎的點子。
受前額葉抑制功能影響
無論從事哪種訓練、職業的人士,當入睡後腦部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的階段,其腦部前額葉的抑制功能亦會明顯減弱,從而令思維變得更為天馬行空,增加腦部的創作能力。對於從事創作的人士而言,這是他們重要的靈感來源。同時,人若於「快速眼動睡眠期」時發夢,其夢境的記憶及印象,一般比於「非快速眼動睡眠期」時所發的夢更深刻,因此人們大多可於睡醒後仍有殘餘的記憶。
陳仲謀亦很同意此觀點︰「正如不少作曲家、文學家,常於醒來後將發夢時夢見的音樂、字句等記錄下來,其實這些都是腦部減少前額葉抑制功能後所產生的效果。準確一點而言,不是說夢遊時可做出能人所不能的事情,而是在某階段的睡夢時期,腦部的創意會得到提升,可將平日的資訊更有效的處理與運用,從而得出更佳的解決方法或創作力量。」
然而,前額葉的抑制功能,一旦被過度削弱亦非好事。因腦部每日無時無刻都在接受大量信息,前額葉的抑制功能,正正是防止腦部同時接受過多無用的信息,影響處理效率。一些行為與認知的疾病,如過度活躍症等,都與前額葉未能如常運作有關。
異常睡眠狀態應早求診
鍾鎮邦進一步指出,如睡眠期間出現異常狀況,例如青年人身上較常見俗稱「被鬼壓」的情況,即指半夜睡醒全身不能動彈,同時出現失去重心的暈眩感覺,這可能是「睡眠麻痺症」的徵狀。「當患者半夜醒來,但控制活動能力的腦幹未能同時甦醒,過程中往往需要幾十秒的時間,才可令腦部和身體四肢回復協調,因此,這段時間便有機會出現意識清醒,但身體不能動彈的情況。」
此外,部分中年人亦可能常於睡夢中用力握拳揮打,或者出現大幅度的肢體動作。這除可令自己或伴侶受傷外,研究更發現這類人有較高機會於老年後患上認知障礙症。
如對睡眠健康有懷疑,可嘗試進行簡單的睡眠測試,透過儀器記錄整晚入睡的情況和數據,作出分析並尋找問題所在。其次,也可進行「二十四小時腦電波圖」測試,利用儀器監察患者整天的腦電波活動,包括清醒和入睡時的狀況,查找問題所在。
兩階段夢境各異
一般人看來並無分別的睡眠過程,事實上可根據腦電波分為兩個睡眠階段,並於整晚循環交替出現,包括「快速眼動睡眠期」(REM)和「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而後者更可由淺至深細分為四個階段。在NREM階段,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壓都會趨向緩慢,身體的肌肉會開始放鬆。當進入第三、第四階段的NREM時,便進入深度睡眠。這時候所發的夢會呈現黑白灰色,同時較為平實,因此一般較難於睡醒後記起。
整個NREM階段需時約九十分鐘,隨即便會進入REM階段。此時,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壓會加快,但各個感官和肌肉都會進一步減弱放鬆,身體會釋出各種內分泌,以補充和修護因日間活動所損耗的腦部和身體組織。此時,夢境亦會變得有色彩,同時會出現一些天馬行空和非現實的夢境,因此睡醒後更易記得。REM階段一般維持十至三十分鐘,之後又會回復到NREM階段。故此,於每晚七至八小時的睡眠當中,約可完成四個睡眠周期。
解夢或助紓緩失眠
由於發夢時,腦部會將白天的資訊重組分類,因此日間難以處理的難題,腦部亦同樣會利用入睡後的時間作出處理。因此,部分夢境某程度上反映日間的生活和想法。陳仲謀認為,一些平日不自覺或想逃避的壓力或情緒,都有可能於夢境中顯現出來。因此透過分析夢境,或令人更容易了解自身處境,有助面對與克服困難,從而改善失眠情況。
不少人都有一種錯覺,認為做夢愈多睡醒後便愈疲累,事實是發夢不僅不會致累,更加是調節身心的重要一環。若經常覺得睡醒後非常疲累,而當事人本身體形較肥胖,就要小心可能已患上睡眠窒息症。此類病者如果自己亂服安眠藥,可能會增加睡眠窒息症的情況,故必須及早求醫,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