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巴拿馬運河壟斷 惹美疑慮
中資企業興建尼加拉瓜運河這項拉美洲世紀工程,被視為中資進軍當地的重要舉措,基於運河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更令華府倍添猜疑。
美曾使橫手阻尼加拉瓜建運河
美國對運河戰略地位的重視,從它對巴拿馬運河的「關心」可見一斑。1904年,美國出動在巴拿馬海峽巡弋,迫使哥倫比亞承認巴拿馬獨立,同時從法國人手中接過運河興辦權。為捍衛巴拿馬運河利益,華府在1909年推翻了支持在國內建運河與巴拿馬競爭的尼加拉瓜自由派總統塞拉亞,至5年後巴拿馬運河建成,更脅迫尼國簽約,規定美國可以控制該國未來出現的任何運河。這項不平等條約直至1970年才廢除。
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理解為何不少分析指出,在中國銳意加強與拉美經貿關係的大背景下,華府其實對中國染指其「後院」興辦新運河深具戒心。儘管中、尼兩國並無建交(尼加拉瓜仍與台灣建交),但倘若運河落成將由中資企業控制,毋須再受巴拿馬運河掣肘,無疑會大大提升中國在區內的影響力。
尼加拉瓜運河的戰略重要性,甚至吸引俄羅斯加入。俄國總統普京的金磚峰會之行刻意改變行程到訪尼加拉瓜,正是為了洽談分一杯羮。尼國已允許俄軍戰艦和戰機在該國沿岸巡邏,運河成事後莫斯科亦有望加強在區內的戰略地位,可讓俄軍迅速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調遣艦隊,毋須經過美國控制的其他海上通道咽喉,機動性大增。
戰略地位重要 俄望加入
運河工程一直由總統奧爾特加之子勞里阿諾(Laureano)與王靖洽商,倘若運河工程得以順利進行,顯然會成為奧爾特加的政治遺產,並可協助這名愛子接掌政治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