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倡刪青少年參與社區內容
指內容重複 教師憂損政治參與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展開為期3個月的新高中學制中期檢討第2階段諮詢,根據通識科諮詢文件,內容較敏感的「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部分改動甚少,但當局建議刪減另一單元中「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的內容。資深通識科教師張銳輝認為有關內容對年輕人的政治參與有影響,刪除是不恰當;通識教育會會長許振隆則稱,刪減內容是回應教界指課程內容重複的訴求,沒政治考慮。教育局消息人士強調,檢討建議是集合不同持份者的專業判斷,當局無傾向刪減政治內容。
「法治和政治參與」改動少
現時通識科課程框架設六大單元,各單元下共設12個主題,每個主題有若干條「探討問題」,供教師與學生討論,整個通識科共有53條探討問題,各探討問題又附有說明,列出不同討論角度和方向。
諮詢文件建議刪除「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一)內其中一個探討問題:「什麼因素促使香港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該探討問題附註的說明,包括「影響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的因素」、「分析青少年嘗試在社區事務上互相聯繫的方法,如參與社區中心義務工作等」亦會刪除。文件解釋,相關內容與「今日香港」(單元二)內「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部分內容重複。
建議更改的內容有減亦有增,單元二當中一個「節枝」內容,課程指引列舉了多個影響市民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的因素,諮詢文件建議加入「身分認同、責任感、利他主義、自我實現」等因素,而探討政府如何處理不同利益群體訴求的部分,亦加入「青少年」作為其中一個利益群體。
教育局消息人士強調,檢討建議是集合不同持份者的教育專業判斷,與近年年輕人參與社運無關,期望公眾不要政治化。他續稱,檢討旨在令課程指引更具體及聚焦,以收精簡之效,至於通識科由必修改為選修「並非具體建議」。
張銳輝說,「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主題下的探討問題並無刪減,相信是回應早前教界擔心政治干預的憂慮。不過,他批評有關「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的探討問題被整條刪除,但僅於另一單元的說明部分加重內容,「無助課程減磅,亦將值得學習的內容矮化,不必要亦不恰當」。
通識教育會:回應業界訴求
許振隆則認為「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內容在兩個單元重複出現,刪減內容是回應業界訴求,又指其他單元如「現代中國」亦有刪減內容,「據我所知,檢討諮詢早於半年前已商討,相信與佔領運動無關,不涉政治考慮」。
學民思潮發言人黎汶洛稱對建議刪除「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內容感失望,質疑涉政治考慮。他說,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如義工,由自身層面開始,進而關心社會,批評教育局「連青少年關心社會的第一步都扼殺」。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要求當局就刪減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部分解釋,以釋除學界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