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毒金屬醫學會」由10多名不同科的私家醫生組成,2003年發表關於吃海產引致慢性中水銀毒的言論,惹起醫學界反彈,當年醫學會聯同中文大學和衛生署一同反駁,指有關言論嚴重誤導市民。醫學會當年表示會去信醫務委員會轄下的醫學倫理委員會,要求委員會深入討論事件,並研究是否需要發出道德倫理指引。 稱排有毒金屬可醫情緒行為 有醫學界人士稱,該會主張將人體內有毒金屬排出,以醫治一些傳統醫學無法醫治的疾病,如情緒行為、學習障礙等,但醫學界則視之為另類治療。 研究稱近半慢性病患水銀超標 有毒金屬醫學會在2003年發表研究時,楊樂賢擔任該會主席,高楊揚為副主席,該會曾向千名慢性病患者測試有毒金屬,發現有48%人的體內水銀含量超標。研究又指有六成求診兒童體內水銀或鉛含量高;高楊揚當年稱,可能與母親懷孕時大量吃海產「進補」有關。其後醫學界聯合反駁指有關言論嚴重誤導市民。 在2003年,已有化學病理學顧問醫生指患慢性水銀中毒的病徵十分明顯,並非如有毒金屬醫學會所指出現疲倦已可能是病徵,在沒有長期大量攝取下,抽查頭髮樣本中的水銀含量沒有意義。 醫生:學障可求助教局 青山醫院青少年精神科前副顧問醫生黎大森表示,學習障礙並非靠藥物治療,主要靠密集訓練改善學習障礙;學習障礙又涵蓋不同種類如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讀寫障礙。若學童對中英文感混亂,好大可能屬讀寫障礙,而處理讀與寫的障礙也有不同。 黎說,教育局轄下特殊教育組有一批合資格的教育心理學家,負責診斷評估有學習障礙學童,之後也會提供建議及跟進訓練,建議家長可向教育局尋求支援。對於學習遲緩或過度活躍症影響專注力的學童,精神科醫生可使用一些藥物幫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