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戲再登大溫

[2014.11.03] 發表

在涼夏夜晚,晚飯過後,大人小孩、男女老少,聚集到搭着野台的空地上,幾個竹製板凳,一邊嗑着花生一邊閒話家常,雀躍地等待好戲上場。在鼓鑼樂聲中,布幕升起,一尊尊的布袋戲偶們靈活靈現的在舞臺上,上演一齣齣曲折離奇、悲歡離合的故事……

臺灣人,大多有着觀賞布袋戲長大的童年。

「什麼能夠代表臺灣?」臺灣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館長Robin Ruizendaal(圓圖)說,「根據2006年的民調顯示,第三名是台北101大樓,第二名玉山。」

「而第一名,是布袋戲!」

掌中戲凝聚多元素

布袋戲是木頭和布料製作出來的人偶,頭部以木頭雕刻製程,劇偶的身軀和四肢都是布料作出來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布袋戲偶的服裝中來操作布偶表演。

「布袋戲代表着臺灣精神!」Robin表示,「這項偶劇藝術不但是本土原創,其背後更濃縮了臺灣的歷史、演化和多元文化…足以作為臺灣代表。」

栽入偶戲的花花世界,到現在晃眼已超過十五年,Robin作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館長,致力推廣布袋戲文化,並在世界各地做巡迴表演,包括溫哥華。

「布袋戲劇是非常有趣的,精彩的故事和精緻的人偶,像是在觀賞迷你版的歌劇!」身為漢學博士的他以流利的國語說着,「而布袋戲偶的人物角色、故事發展都和臺灣本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都有緊密的連結。」

「布袋戲偶本身的設計、背景使用的樂曲和精彩豐富的故事內容,是一門雅俗共賞、閤家同樂的藝術!」

布袋風雲再現大溫

卑詩大學人類學博物館(The Museum of Anthropology at UBC)自今年5月起開始展期四年的「聚焦臺灣」(Spotlight Taiwan),透過表演藝術、宗教、現代文物代表、和祖宗傳承習俗來探索臺灣文化。本月4日至9日推出「Quxi木偶戲──Taiwanese Puppetry Festival」,活動內容包括90分鐘的布袋戲表演、劇偶欣賞、歷史介紹等。

「臺灣的獨特在於它豐富、複雜的歷史。」人類學博物館的教育與公共項目策劃人Jill Baird表示,「人類學博物館歡迎也接納不同的多元文化,我們很榮幸能有為期四年的時間,來呈現臺灣文化的特殊性。」

這次活動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帶來二十多個布袋戲偶,加上三個樂師演奏傳統戲曲;戲曲以閩南語為主,戲劇則以啞劇形式來做演出,以「臺灣偶戲萬花筒」為主題,故事內容包羅萬象,有刺激的武打動作,浪漫的愛情,感人親情和堅定友情,想看什麼內容通通都有!

「聽得懂閩南語的觀賞者可以盡情欣賞歌曲中的意境,至於聽不懂的觀眾也不用擔心,欣賞優美的曲調即可!布袋戲劇場將使用精巧的布袋戲偶,以細膩的動作闡述豐富的故事:這將會是打破語言隔閡的藝術表演!

不僅僅有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的布袋戲偶參與,更有臺灣唯一專門傀儡劇團──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帶來的傀儡劇表演;以多條細線操作劇偶來表現精細的動作,和以手控制的布袋戲比起又是另一種不一樣的趣味。

除了為期九天Quxi木偶戲,卑詩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永久收藏着四尊做工細膩精緻的,神情生動的布袋戲偶,分別是來自電視布袋戲「霹靂布袋戲」的名角:史艷文、藏鏡人、素還真和玉傾歡,讓卑詩民眾無倫何時都有機會一探布袋戲偶的風采。

Quxi木偶戲

Taiwanese Puppetry Festival

de

時間:11月4日至9日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周二至晚間9時

地點:6393 N.W. Marine Drive Vancouver

瀏覽:http://www.moa.ubc.ca/

文:葉曉蓉 圖:受訪者提供

更多 生活派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